第八十二章心灵侦测雷达-《位面穿越战》


    第(1/3)页

    珍珠港战役的硝烟还没有散尽,远东地区又起新的波澜,苏军集结了3个集团军的兵力准备夺回被旭日帝国占领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由于欧洲战场上苏军刚刚取得了列宁格勒保卫战的最终胜利,极大的鼓舞了苏军的士气与信心。

    于是查丹科总理打算凭借着现在军队士气高涨,一鼓作气夺回远东冰港重组海军,将战火烧到旭日帝国本土。不过也许是被对手打怕了,也许是想拉个炮灰当垫背的。总之不知道为了什么,我们的查丹科总理居然联系了萧劲光希望华国能够出兵协助苏军发动进攻。当然了事成之后必要的好处还是需要给的。这种狮子大开口的好机会,李峰怎么舍得放过呢!于是一份内容丰富涵盖面极广的武器清单送到了查丹科总理面前,上面还用俄文**裸的写着:“先付款后办事。”而这也搞得对方心情异常激动,差点没把自己的办公室拆了。

    查丹科总理强忍着怒火看完了半米多长的武器清单肉疼不已:“这些该死的黄皮猪,等我解决了旭日帝国和盟军后,老子一定要你们好看。居然要这么多东西,这些黄皮强盗简直比古代野蛮的维京海盗还狠啊!”殊不知在历史上最无耻的就是俄国,他们利用大清国衰弱之机大肆吞并华国领土,他们才是事实上的强盗!

    在说对方根本就没安好心,明显是让华**队去当炮灰堵枪眼。李峰要他们这么多东西也是理所应当的报酬。至于什么时候出兵,那就只能等到东北解放以后的事情了。不过想要打下东北地区也不是那么轻松的。除了要面对旭日帝国驻扎在此的3个甲等师团外,还需要面对伪满洲国的30万伪军和伪蒙古政权德王的15万铁骑。想要拿下这里恐怕要付出不小的代价哦!

    所以说想要让华国给他们卖命,当然还是要放点血才行,没有利益的战争只有傻子才会参加。于是查丹科总理被逼无奈之下,只好将远东刚刚从工厂生产出来的武器装上了去往华国新疆地区的列车。随后一批批苏联重型武器被源源不断的运到了乌鲁木齐市并到了李峰的手里。另一方面旭日帝国似乎也察觉了什么,居然将朝鲜部署的一个师团和华国东北地区的两个师团全都调到了符拉迪沃斯托克,看起来旭日帝国的情报机关嗅觉还是相当灵敏的。

    不过正当李峰完成战役部署,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解放区内部又一次出了状况。由于**正在实行的企业国有化触犯了资本家们的切身利益。于是这些人组成了攻守联盟,利用手中的资源开始于政府进行全面对抗。他们的社会地位以及特殊身份使得**难以在毫无证据的前提下拿他们怎么样,这些家伙控制解放区百分之七十七人口的就业,一旦疯狂起来刚刚稳定的社会秩序恐怕一下子就会陷入新的混乱。

    起初对方提出的要求还算合理,可是随着政府顾忌社会稳定,一再退让。到是让这些家伙有恃无恐,更加得寸进尺起来。态度逐渐变得更加傲慢无礼,越来越不把**放在眼里了。而他们所提的要求也越来越不可理喻了。终于在这两天对方,也不知道他们是哪根筋搭错了地方,居然联合在一起大胆的向政府发出最后通牒,如果不停止国有化进程的话他们就会全面反击。让物价上涨,工厂瘫痪,人民失业,总之就是使用一切手段搞乱社会秩序,让整个社会陷入全面瘫痪状态。随后双方的谈判充满了火药味,这些资本家们在谈判桌上咄咄逼人,自以为抓住了政府的命门,自大的认为一切尽在掌握中。

    **政府根本就不懂资本经济运作,打赢了一次经济战不等于能击败整个资本经济联合体。这些资本家们花钱雇佣了一批无良文人专家,在自家的私人电视台,网站,报社中大放厥词,抨击新政国有化的弊端。制造社会舆论压力,从根本上歪曲事实。一时间还真把不少人忽悠了进去,新闻播放的第二天解放区各地就有人组织不明真相的群众在政府门前游行示威,社会形势一下子变得严峻了起来!

    李峰对于**软弱的态度已经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了,为什么就不能铁血一点!军权在在手天下我有,那些为富不仁的富商和无良专家文人还能和枪杆子对着干。为什么这些事情总是要自己亲自出手呢!不过这一次李峰还真冤枉了他们,因为事情要比想象中的更加复杂,其中还涉及了某些隐藏很深的阴谋!

    而李峰随后从堡垒渗透下去的情报机构中得知了此事的详细报告后,才明白这次事件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的对策未必是错误的。因为这次事件完全是潜伏的特务与资本家们联合在一起搞出来阴谋诡计。

    一旦政府强硬起来拒绝请求,这些特务就会借机扩大事态组织游行,利用舆论蛊惑民众歪曲事实曲解政策。当政府派警察前来维持秩序后,对方就会想办法制造袭击,并嫁祸给政府以此引发暴乱破坏社会秩序。在加上资本家们发动的经济攻势,绝对能让解放区乱上好一阵子。而这个计划的第一部分已经开始实行,从各地政府门前拉横幅示威游行的群众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些人中大部分都是是资本家公司和工厂里面的员工,担心国有化以后自己工作不保所以才来示威游行的。还有一部分是特务们花钱雇佣过来的地痞无赖青帮成员,这些人也是闹的最凶的一群,恐怕一旦出事十有**和他们有关系。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