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邵氏清水湾片场-《娱乐大亨传说》


    第(2/3)页

    在人事管理上,邵氏有着一套独特的方法。由于清水湾远离市区,邵氏影城内建有4座职工宿舍,保证了制片人员的机动性。影城内人员主分为技术人员和演员两大类:技术人员通常是签订合约,住在职工宿舍,常驻技术人员(包括木工、电工、布景师、美术人员、录音师、摄影师等)有500余人;而演员的情况相对复杂一些。邵氏早期从各大公司高薪挖大明星,包括李丽华、林黛等人,每部电影签约一次。

    邵氏电影拍摄的标准时间是40天,古装武侠片因为有动作和服装场景等问题,拍摄周期可能是80天,最黄金时期的武侠片的拍摄过程可以长达120天到200天。

    导演演员方面,邵奕夫则相继聘请了张彻、李翰翔、楚源、井上梅次、林黛等,也培养了姜大为、狄陇、陈冠泰、刘永等明星。而1967年垄断地位确立后,就开始施行“捧明星制度”。即公司内开设演员培训班,从社会上招收年轻人进行培训,如果发现新人具有发展潜力,就签订长达五年的合约,在工资和接片方面控制演员,把新人捧为明星,例如当年邵氏最红的女星凌波就曾两次签约。

    正是通过建立大量的摄影棚,邵氏保证了多片同时开拍的能力,并以流水作业形式发展出影片投资、制作、发行、上映独立包办的运营结构,各业务环节的管理权统一由邵逸夫负责,邵逸夫的管理制度,是仿效好莱坞八大公司的“大制片厂制度”。邵逸夫通过邵氏片场的建立,成功创立了香港电影制作规范。

    在车上潘樱紫向梁锦灵轻声说:“啊灵,你现在邵氏跑跑龙套,在邵氏宿舍先住着先,你长期住我哪里毕竟不方便,到时候要是有机会的,我就推荐你加入邵氏的演员培训班,你长得那么帅,将来肯定会被邵氏电影公司捧为大明星的。”

    梁锦灵摸了摸裤袋里的手机,含糊地点了点头,混了过去。他暗想:“开什么玩笑,我裤袋里带着无数小说、音乐、电影、电视剧,还用的着跟邵氏签5年长约,浪费青春吗?等我在娱乐圈混熟,学会繁体字后,自己写小说、音乐、拍戏,我自己当老板去。”

    来的清水湾片场后,潘樱紫跟熟悉的保安打了个招呼后,把大门打开,让潘大美女的小轿车进去,潘樱紫驾驶的小轿车,沿着山坡路驶向邵氏片场的停车场。

    把车子停在邵氏片场的停车场后,潘樱紫就领着梁锦灵向今年刚建成的制片部大楼走去,一路上边走山坡路,潘樱紫边跟梁锦灵讲解邵氏的建筑物,片场正门进来看到的是邵氏的行政大楼,邵奕夫、方逸哗等高层就在行政大楼办公,大楼窗户以类似开关引号作装饰,外墙有邵氏标志。

    行政大楼对面的就是员工、演员和导演居住的3号宿舍“敦厚楼”,以及内设私影院的邵氏别墅等。宿舍后面的就是一遍树林和片场,片场有摄影棚、配音、放映、收音、洗印等全部制片设备,并建有古装街,整个邵氏片场单单是建筑物就有23幢建筑,建筑物占地18万平方米。

    接着是今年刚建成的制片部大楼,作为电影冲洗剪辑的建筑物,制片部大楼其中一个特色就是外墙上突出的管道,因为70年代的建筑物还没有安装冷气,这些管道能制造空气对流,有助处理影片。

    走进大楼后,梁锦灵随着潘樱紫的脚步,走上大楼的三楼,来到一个正低着头干活的中年男人面前,只见潘大美女露出甜甜地笑容,上前拍打了他一下,娇声喊道:“毕大哥,在忙什么呢。”

    只见这满脸胡须的男人抬起头来一看,惊讶地说:“啊,我以为是谁呢,原来是阿紫你啊,快坐快坐。”胡须男连忙起来招待潘樱紫2人坐下来,一边倒茶一边问:“怎么阿紫你这么有空过来看我啊,你老公陈红烈呢,怎么不跟你一起过来啊,这位先生是?”

    胡须男一提到陈红烈让潘樱紫的心情一暗,她接过胡须男的茶杯后,没有回答胡须男的问题,潘樱紫只是拉过梁锦灵的手,向胡须男介绍道:“毕大哥,这位是我这个刚大陆游水下来的表弟,叫梁锦灵。啊灵,这位是我恩师毕虎毕导演,不过现在已经升级为邵氏电影的制片人了,我几年前第一部演女主角的电影黑白伞就是毕大哥找我来当女主角的。”

    只见胡须男毕虎坐下来后,得意地笑一声,摆了摆手,连忙说:“恩师,我可不敢当啊。张切大导演才是阿紫你真正的恩师啊,不过媒人我可能是,记得当初就是我找来陈红烈当这部戏的男主角,阿紫你才跟陈红烈认识,说起来,我还是为你们两个人牵线的红娘呢。”毕虎说完后,对着潘大美女眨了眨眼睛,哈哈笑了一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