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在他的以身作则下,研究员们玩起这套来也是恶形恶状。 但效果斐然。 在连让平克顿都大加赞赏的深入调查下,一家一家的公司倒在他的枪口下。 调查取证只是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就是悄悄吸筹,用各种金融工具在二级市场部署了足够多的武器弹药,同时还要避免风声走漏。 柠檬酸钠是空头专业户,早就被无数人盯着了。 如果梅尔·菲斯特大量买入一家公司的看空期权的话,那么按照华尔街的德性,只怕他还没收网就已经一地鸡毛了,所以必须悄悄的进村,利用各种手段和帐户,把空头仓位伪装成普通的套保或者对冲,必要时甚至还得砸钱在股票市场上把目标公司的股价拉一拉来作为障眼法。 第三步,也是最精彩的部分,公布调查报告。 以严密的逻辑和详实的数据来证明目标公司在造假,以制造其股价雪崩。 这步看起来是最方便的,但实际上最难。 梅尔·菲斯特厉害,或者说缺德的地方也就在于此。 在他之前,公布做空报告通常是在盘前,比如隔天夜里。 这样开盘股价就会下跌,做空者可以出货了解。 但对于对于一些著名公司而言,一旦遭遇负面报告时他们会立刻反击-声称这是无耻的谣言,而且反击速度极快-毕竟平时自己干了那些见不得人的事情都是心里有数的,也做好了被拆穿时狡辩的准备。 面对目标公司的狡辩-通常这些狡辩看起来还挺有道理的,股价往往止跌回升,对于做空机构而言赚头不大。 梅尔·菲斯特首创了礼拜五收盘后发报告的先例。 这个时间点的恶毒之处在于。 周六周日休市不交易,看起来目标公司有充足的时间整理反击。 可这正中梅尔·菲斯特的下怀。 通常,他的报告中会有若干很小的漏洞,用中国话说就是卖个破绽。 目标公司危机公关团队也不是吃干饭的,很快就会发现这些漏洞,他们自以为找到的攻击点,还是顺着这条线大作文章。 结果被引到了梅菲斯特的包围圈里-他很快发布第二份报告,承认在第一份报告中犯了些小小的技术性错误故特此更正,此刻之前的漏洞就成了黑黝黝的炮管,正对目标公司。 而且这样一来一去,或者多来多去,很能占据媒体资源,达到了炒作的目的。 由于他的基础研究工作做的极其扎实,目标公司的反击对比之下显得虚弱无力。 加上选在礼拜五公布,又显示了强烈的自信“老子给你两天时间,看你能翻出什么花样来!” 于是周一开盘,目标公司的股价就高台跳水。 随着双方你来我往的笔墨官司,股价曲线就和灌了铅似的的直直下坠。 结局通常是目标公司反复狡辩,被梅菲斯特反复打脸后才明白,自己这不是狡辩实际上是卖银…… 于是臊眉耷眼的承认内部控制制度出了点小小的问题,开除几个中层乃至高层应对舆论。 并且公关部门全体出动,软文广告满天飞,政府关系方面也不甘示弱,拉来个把国会议员老爷站台,当然也可能这买卖本来就是该老爷的…… 此刻股价止跌,随着时间进一步退役,股价会慢慢回升。 梅尔·菲斯特乘机把在股价砸到低点时吸到的血筹跑出去,一进一出那就是双赢-梅菲斯特赢两次! 由于他每战必胜,一时间威名赫赫。 眼下,甚至不需要他和旗下的柠檬酸铵资本发布研究报告,只要他梅尔·菲斯特公开说一句:“我看xx股票有问题,骚想空……”那么该股股价立刻跳水。 这回他盯上了全美院线。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