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七章小棉袄漏风了-《我在明末有套房》


    第(2/3)页

    “这个嘛,皇家学院教谕刘理顺,德不配位,已经被罢免,现在还在空缺此职!”

    王维文道:“你若可以完成四川归附,既可上任,担任京城皇家学院的教谕!”

    王维章听到这话,隐隐有些失落。

    虽然这个皇家学院享受知府级别的待遇,可是比高官还是差了两级。

    “怎么?你还不满意?”

    王维文指着王维章的鼻子道:“老三,你可莫要自误,更不要小看这个皇家学院的教谕,皇家学院可是新朝的太学,你想想,你来你桃李满天下,会是什么结果?”

    王维章转念一想,这倒也是。

    太学或国子监本来就是清流中的清流,虽然权力不大,可是有牌面啊。

    尊师重道是国人的传统。

    王维文没有隐瞒,向王维章说明了全旭的底线和原则。

    士绅需要向朝廷献出自己超过千亩的土地,这个千亩土地原则其实并非强制性,不过会收税。

    拥有千亩以下的土地,可以免税,只是在农作用售卖的时候,需要缴纳一定比例的税,同时,对于在民间名声极坏,行为举止恶劣,欺压百姓,强取豪夺,罪大恶极的士绅,则会面对法律的惩罚。

    如果那些士绅乐善好施,没有人命,则可以免予处罚,享受新朝百姓的待遇。这下王维章就安心了。

    至于罪大恶极的士绅?

    其实,这样的士绅数量也不算少,放眼四川全省,怎么也有几百家,但是大部分士绅其实是干净的。

    就像后世,炫富的人是什么样的?一般都是土包子,爆发户,因为家族没有底蕴,真正的大户会嚣张跋扈吗?

    其实并不会,因为层次不一样,即使是欺负一个百姓老百姓,已经无法跟人家带来快感了。

    当然,这样的士绅,以中小士绅为主,越大牌的士绅,越是注意爱惜羽毛,比如说温体仁,如果他不是卖国求荣,光依靠全旭针对全国的士绅标准。

    温氏还真不算劣迹斑斑,他虽然经营朋党,打击政敌,一次又一次出手铲除政敌,事实上,被温体仁打击的人,大部分都是东林党,都不是什么好鸟。

    他只是一个柱虫,爬在大明身上吸血,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在温体仁的家乡乌程,温氏的名声还算不错,他不仅出资兴建义学、修桥铺路,遇到灾荒年月,也开设粥棚,开设义庄。

    当然,他更是利用身份,大量逃税、避税、侵吞大明朝廷的财政收入,收受贿赂,按照国法来说,枪毙他一百次都是轻的,从士绅的角度来说,这样的家族在当地的名声还算不错。

    王维章在老家虽然也有良田十数万亩,该交的罚款可以补交,那就不用被抄家,事实上,他们每个人所缴纳的税款,差不多等于抄家。

    区别是,这样的士绅子女还可以正常上学,也可以从政,从军、从商,不受限制。

    随着文武双方皆向全氏朝廷投降,四川问题皆没有任何阻碍。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