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第五一九章发展的代价(二更求订阅) 是金子总会发光。 这一句是没错的,不过,金并不会发光,事实上这句隐喻代表两个先觉条件,那就是发挥的舞台。 李信到最后,也没有考上崇祯朝的进士,或者说他对考试不太擅长,不代表他不是一个人才。 辽东本来就是一片文化的荒漠,识字的人不多,不少议员都是目不识丁。 为了解决文盲问题,全旭当时在全家军内部开设识字班,在工业党内部开设夜校。 利用工作之余,培训工业党成员,学习文化知识。 当然,又不是考进士,只需要能读、能写就成,在这种情况下,李信作为一名举人,自然被高薪聘请为了夜校的老师。 在担任夜校老师期间,李信慢慢了解工业党,在这个时期的工业党,只是一个朦胧的理念,唯一的一句口号就是工业至上。 但是,工业党的口号喊得空洞而浅白,可是做出的事,却惠及千家万户。 工业党努力开办一座座工厂,解决大量的百姓就业,通过集中规模化生产,一步步削减生产成本,提高利润。 这样以来,辽东就成了大同社会,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在极短的时间内,辽东完成了大明三百年没有完成的壮举。 那就是消除贫困,实现小康社会。 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辽东移民从无到有,几乎人人都有成了百姓厌恶的地主老财。哪怕不用开垦荒地,在工厂里做工,满足一家人吃喝拉萨,一年也可以省下十两银子。 在大明这种情况是非常罕见的,也是几乎不可能实现的。李信亲眼见证了他的邻居,一个普通的铁匠从赤贫,变成富裕的小康之家。 这名铁匠的技术不错,成为一家徽州商人名下的铁器厂领班大师傅,包吃包住,包穿衣服,一个月可以拿三两四钱银子。 像李信邻居这样的人非常多,在工业党的治世理念中,虽然他们有太多的资本家,包括全旭就是最大的资本家。 然而问题是,全旭没有刻意去追求所谓的利润,他采取的则是相对温和,这才符合儒家的中庸理念。 李信在一边学习,一边成长,对于工业党的理念梳理、对外宣传、思教教育培训工作,他都非常熟练。 在工业党内部,全旭是党魁,但基本上不管内部事务,以沈明泽为副总裁的身份,统领全党。 工业党,党内事务庞杂,在党魁、副总裁之下,还有十三堂主,分为兵堂、工堂、商堂、礼堂、刑堂、士堂、法堂、香堂、财堂、坐管、管堂、过堂等十三个堂主。 李信担任的党内职务就是香堂堂主,这个香堂并不是负责上香拜祭的香堂,而是专门负责发展新工业党成员的堂口。 现在的工业党已经渡过了草台班子初建时期的野蛮发展阶段,在这个时候的成员,想成为工业党成员,必须学习工业党理念,经过考核合格,才能成为预备党员,经过一年考察期,才能成为正式成员。 “李信,很好,我知道你!”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