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请问第几辆车里坐着主考官大人?” “六辆都坐着。” “今年有六位主考官?”蔡攸一脸疑惑。 “不,不是六位,是三十六位!” “什么?” 周围的众臣都愣住了。 不要说三十六位主考官,即使同时任命两位主考官,在大周的历史上也从未出现过。 申屠义朝着后面的禁军士兵一摆手,后者立即掀开帘子。 紧接着,一位位头发花白的老者便从马车上走了下来。 这些老者皆身穿新衣,鞋子似乎也是第一次穿,但从他们好奇的表情就能看出,这些人全都是穷苦出身,并且全是老百姓。 “陛下要让三十六位年逾花甲的老者作为主考官?那……那试题该怎么出啊?”蔡攸和申屠义皆是一脸疑惑。 申屠义仿佛看出了众臣的想法,当即笑着说道:“片刻后,陛下将会亲临集贤院,咱们还是将诸位老者请进院内吧!” 很快,众臣便将这些人请进了飘着书卷墨香的集贤院中。 只不过,众臣不知道这些人是要如何担当主考官,而这些人也是一头雾水,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大约一刻钟后,赵岩来到了集贤院。 当看到这三十六名花甲老人脸上朴实的笑容后,赵岩不由得再次笃定了自己的想法,自己找主考官找对了。 很快,集贤院的官员与三十六名老人都被召集在大殿之中。 现在,集贤院的主要负责人,不是院长刘朝同,而是蔡攸和上官不悦。 集贤院所有官员,在接下来的日子都必须倾力完成今年科举的各项事宜,至于其他的事情皆可以朝后推迟。 赵岩端坐于上方,环顾四周,然后说道:“诸位,今年科举的主考官,朕选的是百姓。而这三十六位老者,便是我大周百姓的代表,各位可从任何角度询问他们的想法,以此为基准,拟定试题。” “也许,诸位觉得朕这样是不是有些儿戏,朕要说的是,朕从来都没有如此认真。能让百姓悦者,方为好官,而科举的最大用处便是挑选官员,若我们不能听民声而行,又如何能挑选出百姓们喜欢的官员呢!” “朕并不反对将儒家经典与诗词歌赋当作选拔官员的标准,但作为一名官员,这些只是基础知识,他除了能做这些事情外,更多的还要知道民间百姓的生活到底如何?若只会做文章而不会做官,那朕要其何用?”赵岩放大了声音说道。 能让百姓悦者,方为好官。 只会作文不会做官,要其何用! 这两句话必将很快地就传遍长郸城,甚至整个大周。 随即,赵岩又看向蔡攸和上官不悦。 “蔡攸,上官不悦,朕这一次给你们留下足够的行使权和发挥空间。朕不管你们用何方法与这三十六位老者沟通,不管你们采用什么样的形式和考题,朕只关心,你们能不能挑选出我大周真正的栋梁之才。” “无论有任何问题和难处,你们都可以随时上报,朕尽可能地满足你们的需求。但若你们挑选出来的士子在殿试中表现平平无奇,那朕对对你们必然进行重罚!” “臣遵旨!”蔡攸和上官不悦同时拱手说道,他们能够听出,赵岩对此次科举尤为重视,并且将科举也已经列入大周变法维新的进程之中了。 说罢,赵岩便摆驾离开了。 …… 不到半日,大周选用三十六名年逾花甲百姓作为主考官的事情便传遍了整个长郸城。 参加科举的士子们听到这个消息,都有些发愣,因为他们实在猜不出今年的考题会侧重于哪个方向。 众书生在一起讨论了许久,也都没有任何确定的方向。 与此同时,科举考试的日期也定下来了。 帖经、墨义、诗赋、策论四科的考试日期分别为二月二十日,二月二十三日,二月二十五日,二月二十八日。 而殿试时间则为三月十五日,然后三月十六日读卷,三月十七日为放榜日。 日期确定后,广大书生士子们便有了紧迫感,一些游走于勾栏瓦肆的举子们开始看书了,一些喜欢游山玩水,吟诗作画的读书人也安静下来,甚至坐在客栈不出了。 科举,可是人生的头等大事,只要能够榜上有名,功名、财富、女人之类的,全都能很快得到。 举子们也想开了,继续研究科举试题的方向已经没有什么意义,还不如多看几本经典书籍,扩充一下自我的词汇量。 故而,众举子不再讨论试题方向,而都开始暗暗努力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