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孙师傅之死-《明末亲军锦衣卫》


    第(1/3)页

    崇祯六年三月,崇祯下旨,将赵兴两子,认作御儿干殿下,太子伴读。

    加赵兴三师,兼太子太师。

    赵兴娘为大明一品夫人,赏赐龙头拐杖,出入宫闱随便,见到除了张皇后外谁人不拜不礼。

    赵兴的两位夫人,与周后田妃结为干姐妹。

    小狗小黄,敕命御犬。

    赵兴家的鸡鸭——算了,送进御膳房吧。

    驳回赵兴一切请罪折子,于四月中,再开正科恩科,自己依旧是两科主考,赵兴副考。

    这个消息决定一出,全天下哗然,但全天下都失声。

    就在这道圣旨发布的当天,孙承宗在家上吊自杀。

    得到这个消息,全天下哗然,但全天下失声。

    所有的人都知道,孙承宗是因为什么死的,崇祯也知道孙师傅是因为什么死的。而赵兴更知道孙师傅是因为什么死的。

    死谏。

    但大家都不说,崇祯和赵兴也没说。

    但是孙师傅的一道临终奏折的内容,还是被泄露了出来,内容很简单,请皇上设立参知政事,与内阁平。

    也就是说,这个建议,是准备让朝廷形成三驾马车,互相制衡,即制衡皇权,又能在内阁无能的时候,代替内阁。

    崇祯毫不犹豫的接受了这个建议。但却没有任命第一任参知政事人选。

    天下所有的人,都为这个新官职动容,即便不懂得这个官职实际内容的,只要翻阅宋朝的历史,就会明白。这是被洪武爷恐惧臣权剥夺皇权而废除的宰相。是真正的群臣之首,是真正的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

    一个强势的宰相,是完全可以指着皇帝的鼻子骂他的,而且皇上还不敢吭声,究其原因,是军政财权全部掌握在宰相的手中,在强势的宰相面前。皇帝,就是一个象征,一个光杆司令。

    结果,用多人的内阁,取代宰相之后,崇祯竟然欣然的接受了这个提议,但却没有任命任何一个人,做这个第1任。

    于是全天下人都明白了,这是为赵兴留着的。

    孙承宗的意思是,用这个职位,酬劳劳苦功高的赵兴,然后用名义上,压住他,用内阁,制衡控制他。但又能够发挥赵兴那种各种治国的能力。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