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 攻城(二)-《大魏春》


    第(2/3)页

    此时已是入夜时份,夜色漆黑如墨,几乎伸手不见五指。挂在马头前的灯笼,烛焰弱的像根小豆苗,至多也就能照清一丈方圆。

    若不是李承志有先见之明,提前派李时探路,并沿路留了接应的塘骑,此时别说打仗,怕是连安武城在哪个方位都分辩不出。

    一想起演义小说中那些挑灯夜战的桥段,李承志就止不住的嗤之以鼻。

    古代战争,最怕的就是夜战。因为一个不好,就会打成混战,敌我不分的那一种。

    士卒杀的战友,可能要比杀死的敌人多上好几倍。所以谁胜谁败,只能看天意。

    也和什么夜盲症没一毛钱的关系。

    只要不是大灾之荒之年,就不会出现古人没菜吃的情况。

    古人不但有菜吃,还贼特么多。

    什么白菜、萝卜、韭菜、茄子、黄瓜、冬瓜、芹菜,苜蓿,包括葱、姜、蒜等应有尽有。还有几十种李承志也不认识,但并不难吃的蔬菜。

    而且还是在大冬天见到的。

    古人不但会晾菜干,还会腌酱菜,专们用来在冬天吃,以达到节省粮食的目的。

    就是有些配料太过奇葩,比如青蛙之类的,有的还用田鼠,老鼠爪子直戳戳的扎在菜里,李承志直呼涨见识。

    至于豆豉拌饭之类的更是随处可见。李承志尝了尝,除了没辣味,口味都能赶的上郫县产的了……

    包括牧民也一样。

    但凡稍稍动点脑子,就不会说出游牧民族缺乏维生素这种话来。

    牧民虽然没菜吃,但是有奶喝呀……

    李承志靠在车厢里,心里想着一些有些没的,不知不觉就睡了过去。

    被李松叫醒后,已是两个时辰以后了。

    等于十二三公里路,足足走了四个小时,而且还是士卒全部乘车的前提下。

    可见雨雪天的路有多么难走。

    李承志揉了揉眼睛,掀开窗帘往外瞅了一眼。

    雨和雪已经停了,但风依然很大,吹的车厢呜呜做响。

    各车驾前的灯笼早已熄灭,车外没比车内亮到哪里去。

    再往远处瞅,隐隐可以看到安武城上亮着几盏灯火。

    大风依然在刮,灯笼也跟着剧烈的摇晃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