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90万台计算器的销售额就是1.62亿美金。 扣掉35美金的生产成本,加上给因特尔10%销售额的代工费,剩下1.143亿美金。 留下了1430万美金给工厂做后续的生产资金,账户里整好躺着整整一亿。 看着满脸都是讨好笑容的瑞银,驻加州的总经理,李长亨眯着眼睛问道,“在米国税务最后期限前,你们能帮我买到多少原油现货。” “SIR,您,您的意思是,是一亿美金全买原油现货,而不是三个月,或者半年的到期期货?” 李长亨瞪了对方一眼,皱眉的说道,“我要是用几倍杠杆,把资金拉大到几亿美金去买原油期货,你觉得有人有足够的原油卖给我? 而且就算真有人卖给我,你觉得三个月后,原油的价格会不会被大抄家,甚至就是米国,或者沙漠那些原油出产国,自己把价格从1.8到2美金打压到1.5美金,甚至1美金的价位。 然后一口吞下我的期货合约,再抬高原油价格?” 所以李长亨根本就没想过去纽约商品交易所,和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用三个月、半年、一年的期货形式买原油。 60年代到70年代,全世界的原油价格一直维持在1.8到2美金之间。 如此低的油价,导致米国人从54年每天生产500万桶原油,直线下降到67年的100万桶,然后一直维持到现在。 而去年米国平均日进口原油420万桶,按照此时的原油每桶最高的2美金的价格,一年仅仅只进口30.66亿美金的石油。 到了73年才每天进口620万桶,总金额也才45亿美金。 要是李长亨的原油期货合约把资金拉大到3、5亿美金,别说纽约和芝加哥的商品交易市场里,谁有这本事吃下这份超级巨无霸合约。 就算有人吃下去了,瞬间就能导致原油价格暴涨。 沙漠的土豪们,还有各个产油国一开始肯定会欣喜若狂,但米国人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打压价格,顺便一口吞掉他的一亿。 然后说不定还能在李长亨缺乏资金的时候,在因特尔身上咬下一大块肥肉。 所以,杠杆炒油不是不行,几百万、几千万根本不会有人管他。 但3、5亿美金就不是炒油,而是砸米国、英格兰、岛国、西德等等资本国家的场子了。 油价上升带来的后果就是生产成本的极速上升,中小企业大量破产,失业人手极速上升,然后就是多米诺骨牌效应,经济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副增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