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救助流民-《明末之兴汉》


    第(2/3)页

    得到管家答复的王福来不敢做主,通过王大海的对讲机请示了鲁若麟后表示可以拿下来。双方郎有情妾有意,立马达成了协议。

    因为物资比较多,也需要时间调集,双方约在3天后在一个废弃的小码头交易,毕竟千总大人还是要点脸面的,不敢大张旗鼓的交易军火。为了表示诚意,王福来亲自到千总府上去拜见,交了500两的定金,还送了千总大人一颗老山参。千总大人对于这趟买卖愈发觉得满意了。

    王大海不会谈买卖,就在城里探查流民情况。他深知鲁若麟的船队缺人厉害,看到城里城外众多的流民,便按照鲁若麟的吩咐招人了。但是这里聚集了差不多3000流民,不可能全要,只能招收身体健康的成年人,对于那些老弱病残就无能为力了。

    鲁若麟接到请示后,想了会,决定将这些流民都安置在王四水他们的废弃卫所,那里好歹有个安身的地方,自己再留一些粮食给他们,以后等自己有了根据地再来接他们,也算是给他们留了条活路。

    流民们很多已经饿的奄奄一息了,王福来按照鲁若麟的吩咐,在城里买了一些粮食,熬了一些稀粥,分给流民们吃。要不然只怕会有很多人都走不到那个废弃的卫所了,就要倒毙中途了。

    看到王福来的善举,那些商人和千总大人也许是良心发现,也拿了一些粮食出来施粥。整个解宋营顿时像活过来了一样,从各种地方钻出了许多的流民,都眼巴巴的等着吃粥。

    好在千总大人这个时候站了出来,组织兵丁维持次序,没有发生混乱。

    听到流民们不断的磕头感恩,高呼千总大人公侯万代的时候,千总大人本来有点心疼的心思顿时烟消云散,高兴的眉毛都飞起来了,浑身骨头都轻了几斤。

    王福来更表示上天有好生之德,自家掌柜的愿意从流民中招一些人手给他们寻个活路,剩下的人也可以在其他地方安置下来,留点粮食他们度过难关,至于能够熬过去就要看他们的造化了。

    千总大人正在为日渐增多的流民苦恼,听到有人愿意接手,当然是满口答应。只要不是现在就拉去造反,千总大人才不会管那些。对王福来和他口中的掌柜的更是高看了一眼,虽然他自己善财难舍,但不妨碍他喜欢亲近有善心的人。

    听到千总大人已经找到地方和人手安置他们,而且会有粮食发放,流民们更是多了些期望,愿意前往试试,反正留在这里也是等死。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这顿粥,在绝望中给了流民们对千总大人些许的信任。

    后来这件事传到了文人的耳中,千总大人仁义爱民,精忠为国的事迹更是得到了某位大人物的夸奖,随即千总大人在叙功的时候被重点关照,后来更是调了一个肥缺。千总大人因为善举得了美差,更加顾忌自己的名声,为非作歹的事情就做的很少了,也算是改邪归正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