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愿为皇后诊疗-《大隋幕僚长》
第(2/3)页
“你......你个微末小吏,竟敢出言辱没本官!”王绩乃是宿儒,最重名声威仪,他见司马九引经据典出言不逊,气得白胡子都抖动起来。
“下官斗胆,敢问人部郎,帝都之中,是何最耗费帝国财力?”司马九昂着头,不卑不亢的问道。
“帝都有百万军民,粮食消耗巨甚。关中粮食不足以维持帝都正常运作,是故,帝都的粮食多来自山东、江南地区,粮食周转,便成为帝国财政中最大的负担。工部员外郎,你这是在考教老夫么?哈哈哈哈!”王绩抚须大笑。
百官之中,不少官员都附和着笑起来。
其中,也包括杨素。
只是,杨素嘲笑的对象并不是司马九,而是王绩。
对方的刀已经伸到王绩脖子上了,他自己却全然不知,还露出得意的神色。
司马九未加反驳,只是继续问道:“人部郎以为,修缮运河河道,其意何在?”
“修缮运河,利于漕运。”王绩精于儒学,对于政治经济学,却不甚了解,只能简单言道事实。
司马九亦是赞同道:“人部郎所见,下官亦是赞同。”
随后,司马九补充道:“陛下心系天下百姓,一旦运河修缮完毕,位于运河边上的洛阳,将首居其利,届时,粮食问题,便能迎刃而解,而洛阳也将成为天下物资周转的中心。”
司马九的话说到杨广骨子里去了。
自从他提出修缮旧运河河道、开凿新河道以贯穿南北,朝野之中便谣言不断。
甚至,其中多有言及杨广贪恋江南美女美色,开通运河是为了便于日后寻欢作乐。
紧接着,司马九义正辞严的说道:“帝国统御九州,威慑四方,日后,帝都定是天下的中心,大兴城虽居关中之利,然先天不足,难以维持巨大的物资消耗。”
“洛阳居天下之中,位于洛水河畔,又有运河连通,便于调配天下物资,届时,无论是取水还是资源便都不是问题。以长远计,可为帝国节省的银钱,不可估量。”
古代,漕运顺通便是各朝各代的重要国策,如今,杨广想摆脱关中勋贵集团的把控,以漕运为突破点,便是最好的选择。
“好,工部员外郎之言,甚合朕意。”杨广从龙椅上站起,目视着司马九,露出赏识之色。
“工部员外郎叫什么名字,是何人举荐?”杨广问道。
今日,司马九算是给杨素长脸了,他立即出列道:“工部员外郎复姓司马,单名九,乃是微臣举荐。不久前,司马九曾与犬子玄感、唐国公公子李建成在并州平叛,他们为平定并州战事,立下了汗马功劳。微臣见司马九文武双全,方才举荐其入为工部员外郎这一职缺。”
司马九闻言,越加佩服杨素。
杨素在介绍司马九时,不动声色的带上了他的长子杨玄感、唐国公公子李建成。
如今,陛下龙颜大悦,定不会忘记杨玄感、李建成之功。
如此作法,即讨得陛下欢心,又显现出自己识人善任之功,又向唐国公李渊抛出了橄榄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