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更令我奇怪的是,他竟然是在知晓我是妖怪的前提下做出了告白求婚的言、若是以人类种族繁衍为最终目的,这岂不毫无意义? 至于妖怪,与人类的不同之处众多,但多半又殊途同归——即妖怪不被常识所束缚。秉行常识的人类认为繁衍是天经地义的、非常识的妖怪却只我行我素,虽然这正是具备压倒性实力的妖怪最终不敌人类的根源所在,但这与我此刻所谈之话题无关姑且不表。 关于这点所谓常识,我也与其他妖怪立场无异——且不论我和妹妹本就是觉妖怪一族的最后成员,即使族群中仍有雄性妖怪存活于世、我也不会对其产生丝毫的认同感。或许正是因为妖怪总是孤傲与不合群,很多原本在某段历史中称霸一时的妖怪种族、最终都悄无声息地消失了。 因此,虽然这个人类氏族中的年轻贵胄信誓旦旦地说什么此生非我不娶之类的话、最终自然是拒绝了这个人类的好意。 之后大约过了三十多年吧,阴阳术士师们渐渐多了起来,他们开始集结、分化出了一批被称作除妖师的职业,开始在各地积极地消灭妖怪。我虽是不太会主动伤害人类的妖怪,但也因特殊的能力而声名在外。除妖师中不乏激进者、认为所有妖怪都该铲除,拜其所赐、我也多次受到了除妖师们的结群狙击。 那时过得极为艰辛,经常托着重伤的身躯隐匿在深山之中,因为担心突然的袭击而整日不能丝毫懈怠,即使是妖怪的体质也罕见地感觉到了困倦。 如今想来,应该是因为外部的伤痛和疲惫降低了当时尚不成熟的自己的意志力,身为大妖怪的我、竟开始在孤身躲避的日子里不断地思考起了所谓的「意义」。 想来、无论是人类还是妖怪,在察觉到自身将不久于人世之时、都会开始思考类似的问题,以给予自己心理上的慰藉吧。 我亦如是。开始想着名为「古明地觉」的这个存在,究竟为了什么——那时我竟然让步了、向来不会考虑他人的性格、在追问自身无法获得答案后,甚至做出了妥协,我开始想着,我的存在、不论是对自身也好、或者、哪怕是自身之外的某样事物也好,是否残留有什么有意义的价值? 没有回答。我为自己的无意义感到悲伤,于是便不再躲避人类的追杀,坐在深山的洞口等待追来的除妖师们将自己杀死。 但或许是他们累了,或许是自己幸运,洞窟的位置连续三天时间都没有被现。 接着、思维继续运转,站在人类的立场思考,不经意间想起了几十年前京都的那个人类。 人类中的贤者为整个族群的存在意义刻画出了许多既定的模板——忠孝仁义礼智信等等、盲目的人、或者不愿深思的人只需要从中找到合适自己的立场就可以心安理得的活下去、其中,也有人类会将从繁衍后代的行为衍生出来的某种情绪——称之为爱情的那种东西当做终极意义,不惜为之献出一切。 虽然对此严重抱持着怀疑、但当时并无验证其他立场的手段,于是我做出了一件不算明智的事,在满天下的除妖师都在追杀妖怪、妖怪们肆意报复屠杀人类平民的那段大灾厄期、独自潜入了满是阴阳术士和除妖师们的京都,去找那个人类。 时间过去太久了,人类的样子早已记不清、只依稀记得当时的地方,最后能够找到,实在是侥幸致极。 或许长生种无法理解短寿的人类的苦楚,仅仅三十余年没见,这个人类我已经丝毫认不出了,我不知道眼前的中年男子是谁、唯有通过他一瞬间对我的回忆确信了身份。 我甚至忘记了当时自己打算问些什么,因为那个人类看见我就哭了起来,十分奇怪、根据他的穿戴,这位昔时的年轻贵胄应该是继承了家业和官爵、娶妻生子了,这位本应注重体面的大人物忽然哭了起来。 因为这奇怪的举措,我没有说任何话、只是奇怪地看着他,然后从他当时十分混乱的思维中读到了某种感情——因未遵循诺言而产生的懊悔。 对于人类于我本人的看法,我向来是无感的、不会因恶意着恼,也不会因好意而喜悦,但当时我却因为这个人类的感情而产生了一种十分强烈的情绪——恶心。 虽然丝毫不明白自己为什么那么厌恶,但大体上是这么一种感觉,因为妖怪并不会像人类那样有呕吐的行为、也只能类比一下,或许就是因为强烈的精神厌恶而影响到了生理感官,想问的话也没说就立刻离开了。 在那之后又在人间界停留了一段时期,不知为何对人类越来越厌恶,甚至影响到了一开始对人类的看法无动于衷的个性,那时便不再打算停留了。 与妹妹一起前往地底之后,也不知过了多久,现与地表所连通的路途断开了……原本所处世界变得杳无踪迹,出现在地面的、就是建成之后的博丽大结界和幻想乡了。 虽然不清楚那位初代博丽巫女是以何立场决定站在隙间妖怪那一方,终归是给濒临灭绝的众妖怪留下了生机。 如今的我、读心的大妖怪已不似从前,那种困惑于意义的愚蠢举动自然也不会再出现了、寻求意义这种事本身就没什么意义,一念通达、自然不会再自寻烦恼。 现今的古明地觉与过去倒也并无不同,只凭个人喜好行事、只为追求愉悦而活。 …… …… 我的个人喜好不算广泛,阅读算是为数不多的乐趣之一。 不,或许这么说过于矜持了。 我爱看书,这是一份十分难得的享受。不会提前知道结果、也不会被刻意回避,感受着书中人物的情感和互动,能够获得身体和心灵上的极大愉悦。 如果要我独自一人在地灵殿度过余生的话,大概只要有足够多的书就好了……关于这一点,我其实数次考虑过在地灵殿建立一座大图书馆,但因缺少管理者并且没有足够填满一座图书馆的的书籍来源、最终也还没有付诸行动。 关于阅读、起因于偶然间从妖怪山得来的人类之中流传着的故事读本,不由自主地看入了迷,在纠结于接下来剧情走向与角色感情展之际、却现这些从外界神隐进来的长篇小说多半是不完整的,当时差点就亲自前往异世界获取后续书册了。 好在事情总有转机、在那之后现了隐藏在人间之里的珍宝。 笔名叫做「克里斯蒂Q」的小说家、有着许多流传在村子中的中短篇小说,多半在一家叫做铃奈庵的租书屋中都能找到。 这种往往一册就能将整个故事交代完毕的写作方法,让我不禁沉浸其中——在她的所有作品中,我最喜欢的是她的推理中短篇。 《败者的挽歌》、《杀人者死》这几本她早期的短篇推理风格尚显稚嫩,但从《侦探s的末路》这个分水岭开始,她的风格开始迅成熟……这是一本很奇特的短篇,即使在书的末尾作者也未点明留下的悬念,让我一度以为尚未完结……只是在过后几天的突然一瞬,我想到了书中的某个细节、由此联想到了更多本未注意到的地方,再回去翻阅时,忽然理解了结尾处侦探s的好几处有些奇怪的举动……是原本、我以为是自己过度解读的地方。 过度解读有时候是一件很扫兴的事,原以为书中人物的行为、言语有着更深的意义,并擅自进行了一番推理和引申,最终却现作者并无此意,是在早先读到的一些并不算太有趣的书籍中偶尔会出现的情况。在看明白侦探s的真意,并且在结尾处未向任何人加以解释、甚至连读着也不明不白、迷迷糊糊地终结了篇章,或许包含了那位侦探、以及侦探背后的作者克里斯蒂Q本人的意志吧……既有侦探s的傲慢,也有克里斯蒂Q留给愚蠢凡人的讽刺。 所幸我读懂了,自这本之后、她所写的全部中短篇都变得质量极高、我每一本都有阅读和收藏,最新篇的连载《克里斯的心愿》中,讲述了一个集金钱与名望于一身、事业圆满的功利主义者小克里斯为了向别人洗清自己那死于监狱中的盗窃犯祖父的恶名,而花费重金雇佣了私家侦探的男主去寻找本身并不存在的线索和真相,他的目的昭然若揭、即使是伪造的也好,只要是拿得出手的证据就行、他只要抹去祖父在自己身上留下的污点、并不在乎那是不是真的……穷困潦倒的侦探男主角虽然接下了这笔算不上正义、但也说不上罪恶的买卖。只是侦探内心中追寻真实的天性让他不甘心拿出伪造的证据,一步一步深入调查的主角顺藤摸瓜解开了另一起多年前的悬案、但是在小克里斯不耐烦地催促下依然没有拿出他想要的伪证……最然最终卷至今尚未刊载,但我已然猜出了大概——寄予在书名上的悬念“克里斯的心愿”、并非指的是一心洗脱祖父恶名来为自己正身的小克里斯,而是他的祖父真·盗窃犯的心愿、虽然那盗窃之物不过是不值钱、甚至不足与外人道的微小东西,但那才正是他的祖父在法庭上对自己「偷东西」的指控供认不讳的真正原因。 奇怪的是,克里斯蒂Q在这本书的连载期间、竟然重开了挺久之前所撰写的一章短篇《得不到救赎的孩子》,讲述了一个残疾且患有孤独症的高智商少女独自一人对抗了数支专业严谨的犯罪团伙、引导他们走上了末路,最后,却为了自己养的一只猫,在大街上被小混混殴打致死的悲剧故事。 这部原本不可能存在续章的短篇,竟然在不久前出现了新卷——女主角被自己的堂哥救了下来、送到医院中,救回了性命。 她的堂哥远不及她的智慧,所拥有的也仅仅只是温柔谦和耐心等普通人也可能具有的品质,但似乎正应了标题所言,得不到救赎的孩子、似乎终于得到了救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