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过还有第三个研究院,杨不凡取名为兴邦医疗设备研究院。 这个研究院是专门研究义肢假肢的,与兴邦集团的整体业务那是相当的格格不入,看上去有点驴唇不对马嘴的感觉。 这个研究院其实是杨不凡一时兴起搞出来的。 要是没有兴邦慈善基金会的建立,杨不凡也不会接触到义肢这个领域,更不会因为这个找到义肢研究所。 但是能够请到一名院士坐镇,简直是对兴邦集团最大的宣传。 而且陈院士带来的,可并不是他自己,还有他带来的无数学生,这些人都是整个义肢行业的高端力量,就连年纪轻轻的卢佳颖都是多个项目的带头人了。 基本上,医疗设备研究院根本就不用杨不凡操心了。 值得开心的是,现在兴邦集团三大研究院已经都有了班底,并且这些班底还都是相当有能力的人才,这让杨不凡有了一种踌躇满志,志得意满的感觉,反正就是很满意了。 只是敲定了三个研究院的事情,杨不凡对于办公场地的事情却有点犯愁了。 因为场地竟然不够用了! 虽然现在线缆研究院还有医疗设备研究院的主要负责人还没来报道,但这个月不过来,下个月也要过来了。 现在的问题是,兴邦工厂的场地已经捉襟见肘了。 唯一的一栋办公楼已经被各个部门用光了,除了杨不凡赖着不走的顶层,基本上其他层都有了用途。 像是兴邦工厂的人,已经上已经全部都在厂房里建立了车间办公室,要不然主办公楼是真的挤不下了。 本来还是有点办公空间的,但是杨不凡还答应杨不忘给她的公司半层楼作为办公和开放麦地点,这就让办公区域更加的捉襟见肘了。 研究院不但要求安静的办公环境,还需要各种要求不同的实验室,如果全部都放在兴邦厂区,那可能很多实验室根本就没地方安排了。 想到这个问题,杨不凡也很无奈。 于是杨不凡很少见的组织相关管理层开了个会,希望赶紧敲定场地问题。 会议室里。 只有四个人! 高洵,杨明雨两人正襟危坐,竟然都有些紧张。 毕竟杨总能主动安排开会,那可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那个号称“大事开小会,小事不开会”的杨总,难道也背叛革命了? 不过夏文文倒是稳住钓鱼台,她对杨不凡很了解,一般他亲自组织会议,那都是已经定好了工作方向,然后需要大家去做事的时候了。 不过从今天开会人数来看,应该是一个比较大的事情。 杨不凡比较大的事情,一般都代表着不会少花钱。 这么一想,夏文文就是一阵头疼,虽然她知道杨不凡有投资来源,而且看上去很是源源不绝,但线缆工厂这边刚刚完成盈利,就要开始更大手笔的花钱,这谁顶得住? 杨不凡坐在会议桌子的边上,果然一开口就是谈钱。 “夏经理,账上还有多少钱。” 夏文文恨不得一个白眼把杨不凡白死,但是在他的下属面前,也只能装出一副乖巧的样子出来。 但此时在座几人心里只有一个想法……这下糟了,杨总又要败家了! “杨总,还有不到一千万了。” 杨不凡哦了一声,直接看了看手机,发现这才特么的十六号,距离月底还有半个月呢。 这也就是说,等厂狗系统月末盘点评分的奖励,恐怕有点尴尬。 如果这半个月,陈院士和李诚老爷子都来了,结果兴邦集团连给人家的办公地点都没找好,那就有点尴尬了。 虽然也可以在现有办公楼里划出几个单独办公室,然后告诉两位大佬,研究院的位置已经找好了,搞定了就搬过去。 这样当然可以,但杨不凡总觉得显得自己太LOW了。 自己和人家大佬谈的时候,动辄一个亿两个亿,要么就是关注国内整个行业的发展,能不能彻底赶超进口产品这种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