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腾龙山脉以北尚有一条运输轻轨、数个小型港口,人口还算有一些,腾龙山以南可以用人迹罕至来形容。 这就导致了,这里的路况相当糟糕、 张长贵率领骑步兵走出仅仅不到半个小时,便遇到了第一辆因故报废的六轮农用车。 等到行程过半,张长贵部收拢的,因车辆故障而掉队的散兵已经达到了150人。 也就是说,最终能够凭借机械化通勤迅速抵达作战区域的部队,人数很可能只有出发时的1/3多,即300人左右。 这些都是戚文长主导的参谋部事先预料的战局。 自从第一次学会开爬山虎,戚文长就无可救药的爱上了开车。 开车是男人的浪漫,开装甲车就更是如此。 缠着工部几位高工帮忙改造车辆,添加护甲,戚文长已经对于麾下车辆的性能非常熟悉了。 可以说,这一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闪电战,背后所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 不过,布雷默顿的总人口如今也只有几千人,朱富贵相信,以300精锐配合装甲战车,足以破之! …… 就在大明的机械化部队在泥泞山石见艰难前行的时候,大明水师的进展却异常顺利。 耿俊华发明的船翼稳定器安装在船舶两侧、吃水线以下,其作用很像飞机的机翼。 钢构的稳定器显然会增加船舶的自重,同时增加水阻降低船速。 不过比起安全来说,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 毕竟农用车在路上趴窝,战士可以原地等待后续部队。 水师的船侧翻了,他们最好的结果也只能是游回岸边了。 其实也是朱富贵之前思维局限了。 如果早做准备,利用救生衣、橡皮艇,大明完全可以组建一支神出鬼没的海路特战队。 但现在说什么也晚了。 泅水登陆特种作战是技术含量很高的战法,不是随便拉几个水性好的陆军就能完成。 所以三艘改装后的运输船,主要作用还是封锁航道,而作战方式则是原始的不能再原始的接舷战。 当然,所谓“原始”,这是朱富贵眼中的。 当三艘“巨大”的钢铁船,满载着荷枪实弹的大明战士,缓缓驶过普拉什矿区时,整个矿区都沸腾了。 华工们惊愕的抬起头,工头们手里的鞭子也拿不稳了。 唐纳德被老乔拉了出来,站在河边使劲地搓揉着双眼。 “那是王狗蛋吧?10号矿上的!我和他一起吃土豆!” “10号矿不是被印第安野人洗了吗?他们没死?” “这不活得好好的吗?你看那块头,吃得多壮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