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临行前的谈话-《重生之大国工匠》


    第(1/3)页

    要不是因为贴完春联,接着就要去上坟,张俊平这会应该还在给村里人写春联。

    不止是张家族人拿着红纸来找张俊平写春联。

    就连董家,杨家也有人拿着红纸过来。

    张董两家纠缠在一起一百多年,上百年纠缠,到解放后的融合,爱恨情仇早已经缠绕在一起。

    现在早已经不是张两家的当家人说一句两家老死不相往来,就能分割开的。

    所以,很多董家人过来找张俊平写春联,他还真没办法拒绝。

    这里面有亲戚,也有儿时的玩伴。

    老家这边过年真的没什么意思,尤其是这个年代,更加没意思。

    年三十晚上,放完鞭,下水饺,吃完之后,没有所谓的守岁,都是早早的上床睡觉。

    唯一值得一提的,就是大年初一早上的拜年。

    凌晨四点来钟,天还不亮,大家就纷纷起来,放完鞭之后,下水饺。

    吃过水饺之后,开始拜年。

    拜年都是一伙一伙的,比如,张俊平和大爷家、二大爷的几个哥哥还有老二老三,他们十来个人一伙,挨家挨户去给本家的长辈拜年。

    路上还会遇到很多拜年的团伙,大家时而聚到一起,时而散开,各自去拜年。

    拜年也是有讲究的,都是从近们长辈到远房长辈,依次拜年。

    一直到天亮结束。

    记得小时候,张俊平最喜欢跟在哥哥们后面去拜年,其实为的是到各家各户院子里去找那些没有响的哑炮。

    孩子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从一堆鞭炮纸屑里找到一个哑炮,都能让他们开心很长时间。

    比拿到压岁钱还让他们感觉开心。

    压岁钱,都知道,那个根本留不住。

    基本上都会被父母以,我给你存着为借口收走。

    初二开始走亲戚,最先走的亲戚自然是张俊平的姥姥家。

    大姐,大姐夫终究是没有回杨家过年,哪怕两家族老说和,大姐夫还是坚持要当一个有前途的上门女婿。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