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其实,为什么非要把家具卖到北京去呢? 县里不能卖吗?地区不能卖吗? 卖不到一千,咱们卖四百一套也不少赚钱啊,一套家具生产成本也不过是二百来块钱。 一套家具运到北京,我也就能给四百块钱,再多我就要赔钱了。 你们自己琢磨一下,那个合适?” 这还用琢磨吗?肯定是运到鸢都更合适。 即便是能够找到车皮,把家具运到北京,运费也比运到鸢都要高很多。 “其实这事很简单,只要家具做的好,在县里或者地区找几间靠路的面脸,把家具摆上,自然就有人上面来买。”张俊平又给他们出主意道。 “能有人买?”二爷爷有些不自信的问道。 “二爷爷,现在国家改革开放,老百姓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 您可以去城里看看,各种生活物资都供不应求,国营家具店里的家具要票不说,还要排队,可能好几个月才能买到家具。 很多等不及的,都选择到黑市去买高价家具,咱们的家具不要票,肯定会有很多人来买。”张俊平笑着解释道。 这个年代,真的是只要你敢想敢干,东西真的不愁卖。 卖个茶叶蛋赚的钱都比大学教授多。 其实张俊平还有很多赚钱钱路子,只是因为董凤山这么一闹腾,张俊平现在懒得说。 就算说,也是私底下说给张家人听。 张俊平为人大气,但是从来不做以德报怨的事。 孔夫子说了,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所以,梁书记问家具厂能不能搞,张俊平说能搞,这是实话实说。 能出出主意已经是很给梁书记面子了。 其他的,姥姥! 梁书记也看出张俊平的敷衍,也不再多说什么。 他来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家具厂,而是为了平息张董两家的矛盾。 只要两家不闹起来,不发生械斗,其他的事情都不着急。 家具厂的事,反正张俊平还要在家待七八十来天,后面再说。 又和二爷爷说了几句话,梁书记就起身离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