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宣和画卷》


    第(2/3)页

    什么叫审视待定?

    这可是稀奇的事情。别说外行人了,就连画院中任职几十年的老人,也从未听说过这样的名号。

    于是大家东南西北的打听一番,这才从宫中传出了这样的解释来。

    宫中的消息说,楚风的那幅山水画稿其实技艺平庸,说不上好的。但是咱们官家是个心肠软的人,听说了楚风这几日经历的事情。什么在小巷中遇刺呀,在考试中被人泼了滚烫的沸水呀,等等事情。所以官家觉得这个少年实在是太可怜了,所以看在苍天对他实在太过狠心的事迹上,所以官家大发慈悲的将他楚风判为了山水科的第四名,以兹鼓励……

    至于到底什么叫做“审视待定”,宫中的消息传出来的也很迅速。意思就是说,虽然看在可怜兮兮的份儿上录取的楚风,但楚风画稿的境界还是略显不足的,所以不可能像其他人一般一视同仁,否则对别人也很不公平。至于“审视待定”,就是让楚风先行正常的任职工作,但是半年之后官家自然对他有一番单独的考校,能否胜任通过,那就是另外一番事情了。

    这样的解释从宫中传出之后,大家恍然大悟的同时,也不免十分惊叹。

    毕竟楚风来到东京城不过几个月的功夫,却已经因为各种事情闹出了许多的故事,如今竟然连官家朝廷都牵扯进来,为了开了一扇通向画院的大门,虽说后面又加了些考校、核定的规矩,可毕竟也是前无古人的事迹了,实在让人无比吃惊。

    当然,在很多人羡慕楚风运气极佳的同时,也有不少人对朝廷这一番举动十分不满的。有些人,尤其是那些在画科中考试落榜之人,这时候自然很有意见的,凭什么楚风就可以得到这样的体恤,而他们就不行?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原本就是人性的必然。徽宗对于楚风的“网开一面”,自然又将他推向了一个风口浪尖的高度。

    而且,不知从什么地方,一道流言如同细菌一般滋生起来。流言中说,樊楼那一夜里,楚风所拿出来的《美人图》并非他亲手所画,而是别人代笔的。这流言起于风萍之末,又因为种种现状的契合,在东京城中流传的格外迅速。

    如今这个时候,与楚风同一席面的人物里,几乎所有人都听说了这个流言,即便没有听说的,这时候也在朋友的低语中听得了一些皮毛,于是看向楚风的表情就不免有些奇特。

    楚风左手拿着茶盏,看着窗外街道上的灯火通明,心里不由得微微叹息。

    徽宗这么做,到底是想要干什么呢?一方面将他推向风口浪尖,另外一方面又开始将樊楼那一夜的事实放出来……当然,现在没有办法确定这是徽宗的手笔,毕竟知道真相的人其实并不少,虽然没有多少人有这样的胆量将事情当众说出来,但若是有人旁敲侧击的说出些流言蜚语,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其实楚风并不怎么在意这件事情,真相如何他自己心中清楚就好,至于其他人如何看待他,这是其他人的事情,与楚风无关的。

    这一点,也是楚风一直以来的观点了。

    如今的酒席上六七个人,大家以后都在画院共事,而且一个个都是世家出身,人精似的人物,并没有傻乎乎的将流言说出口的,至于那这件事情打楚风的脸之类之类,也是毫无意义的事情。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