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凭却风光事不同-《宣和画卷》
第(2/3)页
楚风微微一笑,道:“一鸣的事情,这一次我也算是从头到尾的了解过了,许多事情恐怕要缓缓的谋求,刘大人恐怕要下一番功夫的。不过楚风自然是会尽力相帮,这一点,刘大人可以放心。倒是还有另外一件事情,在下想要问上一句。可能会惹得刘大人失笑的,还望大人不吝赐教才好。”
“楚郎君尽管发问,刘正平自当知无不言!”刘正平豪爽道。
楚风点了点头,正色道:“是有关救灾的问题,我又一些想法,不知道能不能真正用于实践……”
“救灾?”刘正平闻言微微一怔,为自己斟了一杯酒,随意笑道,“楚郎君还真是忧国忧民。”
这话语里多少是有了些讶异、不解,甚至隐约轻视的味道在的,楚风哪里听不出来。
但他倒不是很在意,毕竟,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他就已经想过的。古人讲究的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这种事情,这个年代的文人或许会说一说,互相讨论、感慨一番,但真正这样做的人,是少之又少的。
其实后世大抵也是如此了,虽然有很多标语不停的重复着“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样的调子,但真正出手做出行动的人,并不多见。
只是在后世来说,毕竟是拥有这样一些组织的。涓涓细流不成沧海,但汇聚起来,也终究会蕴含出几分力量来。这就是后世的信仰与幸福了。
虽然刘正平并不将楚风的话当做一回事,但楚风依旧大概将自己这几日想到的一些东西仔细说了。
他说的专心,偶尔用手指蘸一些酒水,在桌子上画一些什么,来解释自己的想法。
所以他并没有注意到,刘正平的表情,从最开始的好笑、轻视,渐渐变得有些复杂,以至于惊讶、不解,到得最终变得认真严肃起来。
“大概就是这些了。”楚风补充道:“当然,这些都是我纸上谈兵的东西,真正要是实践起来,肯定会有些问题的。只是这样大致的想法,若是太过荒谬的话,刘大人就当做是笑话,一笑置之罢。”
刘正平的面色有些纠结,这时候看了看楚风,又看了看桌面上逐渐干涸下去的水痕,竟然不知自己应该说些什么了。
楚风见状涩笑了一下,问道:“是不是太过天真了?我想也是,这些东西都只是一个很粗浅的想法,想到应该是很容易的。这么多的前贤官员,必定都想得到的,之所以没有这样实施下去,肯定是因为有现实的阻力。我可真是班门弄斧了,刘大人不要见笑才好。”
“不不不!楚郎君切莫误会,不是这个意思!”刘正平连忙按住了楚风的手,踟蹰道,“怎么说呢,我只是有点……震惊。楚郎君这些想法,是当真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我也不知道这些想法,到底能不能做出来,可若是真的做出来的话,不仅仅是对于灾民,对于杭州城内的每一位百姓,恐怕都是有利的。往年间因为不堪灾民侵扰,做出极端的事情来其实并不少见。毕竟大家都要生活,灾民涌进城的话,治安是一定会下降的。一旦到了生死关头,每个人都会成为亡命徒……罢!这都是细枝末节的事情了,如果楚郎君的这些想法真的能够奏效的话,不论对于谁来说,都一定是好事的。”
刘正平哪里还敢轻视楚风,仔细的想了想,点头道:“这样,楚郎君将这些事情组织一下,写出个章程来。明日我派人去府上取,然后送到知州大人那里,让大人评判一番。楚郎君你看如何?”
自己的想法得到了别人的肯定,楚风自然是欣喜的,但他依旧十分冷静,盘算了一番,道:“我觉得,这件事情还是由刘大人自行提出比较好。”
“怎么说?”刘正平满脸不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