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唯有自强不息-《重生之乡野贤农》


    第(2/3)页

    随着新屋初见原形,很多白瓦寨的村民,也觉得这新竹屋更漂亮也更宽敞。最令他们羡慕的,还是安装了储水器,家里竟然能用上自来水了。

    无论厨房还是客厅,看上去跟电视中城里人的房子没啥区别。真正有区别的,或许就是屋子的外墙,都是竹木结构。可这种房子,他们反倒觉得更舒服。

    唯一要注意的,或许就是将来搬进来住,需要做好防火防漏电。可对山民而言,这种事他们以前住在寨子里,其实也跟这个没什么区别嘛!

    抵达正在紧张建设的学校工地,看着正在施工的沼气池,沐正峰也期待将来沼气池能满足学校用电跟燃料所需。看似前期投入不少,长远来说却节省了资金。

    重要的是,如果学校的沼气池,真能做到自给自足,或许这种节能环保的模式也能推广。对很多尚未通电的村寨而言,沼气池也许能解决很多问题。

    真正让沐正峰决定,在学校建造大型沼气池,也是希望减轻学生从家里带柴火的压力。那怕山民习惯烧柴做饭,可有些习惯也是可以慢慢改变的。

    除了正在抓紧修建的沼气池,目前已经建好的校舍,也开始在铺水泥地面。虽然之前,有人觉得铺沙石也一样。可沐正峰觉得,铺沙石的教室不利于平时打扫。

    铺上水泥,或许会多花一些钱,却也多不到那去。所有校舍地面都铺上水泥外,学校操场自然也会全部用水泥浇铸起来。那样的话,也好教育孩子学会讲卫生。

    至少沐正峰希望,来学校读书的孩子,不光能在这学习知识,也能学到更多家里学不到的东西。而这所板房学校,对山民意义必然会不一样。

    相比让别人觉得,在这读书的孩子过的很苦,沐正峰更希望来学校的人,看过这些孩子之后,觉得孩子都很自信,让别人觉得这些孩子将来会有出息。

    如果将来这所学校,真能成为政府眼中具有代表性的山民学校,相信学校收获的关注度跟重视会更多。叫苦叫穷,就真能搏的别人同情吗?

    在沐正峰看来,他更喜欢山里孩子能自强不息,而不是依靠别的怜悯,得到一些所谓的机会。不是有句古语也说‘自助者,天恒助之,人恒助之’吗?

    让有机会在这读书的孩子明白,如果他们想走出大山,唯有自强不息。别人帮扶只能一时,唯有通过自身努力,方能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

    看到已经修建好的教师楼,跟其它只有一层的板房有所不同,一楼做为老师办公室,二楼则做为老师的宿舍。虽然空调什么的没有,住宿条件还是不错的。

    首批入学的学生,便有可能达到五百人的规模。按一个教室,可容纳五十人的数字计算,至少需要二十名以上的老师。加上其它教务人员,恐怕人数会更多。

    想到这,沐正峰找来施工队负责人道:“学生食堂,可以加盖一层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