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 伴随着这信封随着风一飘一飘的,吹到半空中,这个视频将镜头转到了湛蓝的天空。 在这封信飘起的这一刻,他就不再是家书,而是写给世人的信。 小鸣最后的眼神,告诉了所有观众,他这辈子已经死了。 小夜看着眼眶带泪,缩了缩鼻子,抽起纸巾擦掉了鼻涕。 严格来讲,这甚至不算一个故事,但从这些支离破碎的片段中,小夜能感受到一个悲伤的故事。 可能不真实,但一定有意义。 就像一块玻璃,掉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让人心头一颤,看着满地的晶莹,总归有些念想。 这首歌很好听,他前面很沉重,但在最后,那信封飘起的那一刻,又好像不算什么了。 这只是首歌,还好只是首歌而已。 小夜调整好心情,此刻却已经睡意全无,她又将视频拉回了开头,哪怕这片只有五分钟,内容并不算多,她也认为值得再听一遍。 从小孩写信开始,这首歌便进入了状态,他演的很好,神情认真,右手攥着笔,在纸上写下了稚嫩的笔记。 从这一刻起,小夜便爱上了这个小孩。 同时,在镜头中,还出现了些许的片段: 黑色的小屋中间有一张木椅子,他端坐在椅子上,看着瑟瑟发抖的周遭,从黑暗中,不时会冒出一根鞭子,打在了他的身上。 他那想哭又不敢哭的模样,比痛快的哭出来还要让人心疼。 同时她还颠覆了张恩的认知。 淦!怎么这张帅脸去演这种角色,不知道爱惜自己的羽毛嘛?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小夜也很佩服张恩的演技,将那种人面兽心,衣冠禽兽表现得淋漓尽致,就好像本色出演一样...... 好像他确实没演几个正经角色,全都变态的一批。 剧情过得很快,小夜听着歌便跳到家长会。 家长会是小鸣希望扑灭的第一步,这一段完整的表演让小鸣深入其中,看见其中人的所作所为,心中拔凉。 在第一次观看时,小夜就猜到了小鸣的反抗是没有用的,她心中有个声音,不断的阻止小鸣: “再忍忍,别说了。” 小鸣最终还是说了,他年轻气盛的说出了真相,也因为年轻气盛,真相不被相信。 小夜此刻完全代入了小鸣,她就好像真正的站在原地,看着周围质疑的眼光。 镜头开始旋转,以小鸣为圆点,拍下了周围人的眼神,老师的憎恨,同学的同情,同学家长的厌恶,还有母亲眼里的羞愧。 没错......她就是羞愧,她为自己孩子的表现而羞愧,其他的孩子规规矩矩,可是自己的孩子却如此叛逆。 至于他说了什么......根本没有人在意。 那种无助感包裹了小鸣,也包裹了小夜,这是让小夜感觉最难受的一幕,这是不被人相信的绝望。 他说的是真的,可是他却被污蔑成了骗子。 如果说这是最难受的一幕,那下一幕就是最不忍的一幕。 歌声响起,画面也亮起,小鸣颤抖着写着字,而身边则印出了家长会之后的剧情。 皮带打在小鸣的身上,每一次重击对应着一个韵脚,王冬冬也唱的声嘶力竭,像是呼救,却被打成了嚎叫。 他们还用微小的电流电击小鸣,这种电流不会电死人,更不会留下任何伤痕,但却可以电到他四肢抽搐,口水直流,十分痛苦,还逼迫他喝下极其难喝的水,吃下恶心的食物,吃下让人精神恍惚的药,吃完后一天都提不起劲,整日作呕。 直到他说完一千次的“我错了”,抄完一千次的我错了。 一千次啊。 他就这么坐在椅子前,抄完了一千次。 但抄写有尽头,折磨却没有尽头。 小鸣没敢看这个画面,闭着眼睛,用耳朵听完了全部,而这里的歌词让她尤其深刻。 “真的不敢再去打碎玻璃制品。” “不过我还有点喝不惯食堂的盐水。” 字面上是说他遭受的教育,使得他更加懂事,甚至还开始为了身体健康,开始喝盐水。 但实际室隐喻了他遭受的折磨,破碎的玻璃划破了他的皮肤,盐水一遍遍的反复浇灌,那种痛苦让人痛到忘记挣扎,只能伴随着盐水冲刷时,肌肉的一遍遍挣扎。 一切都有专业的医生在看着,确保他在生命安全的情况下,最大程度的经受痛苦。 只因为他在家长会上的“揭穿”。 做正确的事情是要付出代价,代价除了磨难,还有怀疑自己。 自己真的在做正确的事情,还是本身就是错误的。 在一次次的折磨中,小鸣走上了那条最多人走的道路...... 他不相信自己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