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发生在新西兰的游行示威活动很快遍布大小城镇,在极度的悲愤情绪下,很多游行群众做出了不理智的行为,揪出当地官员就是一阵暴打,砸毁了市政厅和当地警署,还要找新西兰总督算账。 吓的新西兰总督在几名护卫的保护下,狼狈不堪的乘船逃离新西兰,跑到悉尼去避难。 其实,这些新西兰游行示威的群众诉求是不合理的。 参加澳新军团的士兵全是自愿服役,自愿前往欧洲战场为大不列颠征战,当地政府虽然有极力蛊惑性宣传,但决定权依然在自己的手上,参军了,哪能说反悔就反悔? 英国如今动员了五百多万军队,仅印度殖民地就有一百三十多万,还要加上其他殖民地的三十多万士兵,法国动员了680多万军队,德国动员超过700万军队,俄国先后投入近千万军队。 如此规模的世界大战说参军就参军,说反悔就反悔,压根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在有心人的煽动下,新西兰当地群众的情绪不可遏制的爆发了,他们就想要孩子们都回来,为此很多人喊出了“加入大洋帝国”,“请大洋帝国为孩子们做主”的主张,竟然得到了热烈的回应。 他们不知道,即便大洋帝国皇帝李福寿亲自出面向伦敦恳求放孩子们回家,伦敦也绝不会答应这样的要求。 都这样玩儿战争也别打了,干脆认输算球。 与此同时 北美新墨西哥州边境 大山岩元帅率领一群高级将官神色严峻的站在山头密林中,通过望远镜俯瞰正在爆发激烈边境冲突的地区。 一眼看过去,人群中肩膀上挂着少将中将军衔的日军高级将领竟然有30多个,还有四名挂着大将军衔的高官,几乎把陆军大本营高级将领一网打尽。 秉承着扶桑人行事一贯细致入微的优点,以大山岩元帅之尊,一定要到边境冲突前沿亲自看一看,不放过任何细节。 观察片刻 大山岩元帅一声不吭的掉头走走进密林深处,这里是位于图森以东的比斯比地区,属于亚利桑纳共和国最南端,也是爆发边境冲突较为激烈的地区之一,另一处在中部地区。 进入密林深处 这里有一个简易的军事地图板悬挂在树上,旁边站着十几位胸口挂着金黄色麦穗勋带的大本营参谋,每一位都是军刀组出身的高材生,肩膀上挂着高低不一的佐官军衔,神情恭敬的齐齐鞠躬行礼;“大元帅阁下,辛苦了。” 在军中拥有崇高地位的大山岩元帅,以指挥南满总司令部战胜俄国人一战成名,晋从一位大勋位功一级公爵,现代扶桑国陆军创建者之一,在国内极受尊敬。 谁也不知道。他竟然偷偷的来到了亚历桑纳共和国,而且这里还有那么多陆军高级将领。 由此可见 扶桑人图谋这一场战争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了,美日双方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在欧洲无暇他顾的时候好好干上一仗。 大山岩元帅走到地图板面前停下脚步,神情威严的扫视了一圈跟随而来的将军们,也不多说废话,伸手在地图上点了点说道; “诸位,在彼斯比地区的对面,就是美军重点防御地区之一。 米国人在该地区囤积了3.4万人的陆军士兵和7万多民兵,并且构筑了坚固的永久阵地和火炮要塞,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但是我们要看到; 相比中部地区的严密防御以及科罗拉多高原山脉的不利地形,南部边境更容易突破,而且突破之后一马平川,在220公里之外就是对大扶桑帝国极端重要的油田,我们要把它玩完好的拿下来,这是此次作战的重要战役目标之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