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将军说笑了,此乃我等分内之事,理应如此。”一个老者杵着拐棍,恭敬道。 “对,此乃我等分内之事。” 一时间,群情激奋,争先喊道。 半晌,日头高照。 淯水河岸两侧,张绣褪去衣甲,竟提铁锹同众多百姓甩膀子干活。 众百姓也是热血高涨,不留余力。 没多久,贾诩急匆匆纵马而来,见张绣竟亲力亲为,很是不解。 面露忧色,来回踱步片刻,终是上前开口道:“主公,您为何下令加派粟米,如今南阳各县口粮并无多少,若以如此速度发放,恐怕不出半月,新野粮食必将告罄,届时该如何是好?” 缓缓竖起铁锹,张绣直起腰杆,擦拭下额头汗水,开口道:“文和,可知以工代赈?” 不等贾诩回话,张绣接着道:“淯水延绵百里,若百姓难以吃饱,心中定生怨言,如此岂会不尽余力开垦圩田?” “而现在,你放眼望去,百姓何止上万,他们正尽心竭力劳作,如此难道不比浑浑噩噩要强?” “这,”贾诩不知该说什么,可放眼望去这群百姓竟然比那群兵马还要卖力,这难道就是主公的过人之处? “是诩愚钝,粮草问题我属下尽可能解决。”贾诩郑重抱拳,旋即翻身上马离去。 而与之同时,汝南,颍川,南郡,江夏等各地的大街小巷接传有流言。 “你们听说了么,南阳张绣被天帝点拨,发诏将赈济治下流民,听说数百日之久,而且免除所有税赋,我叔父一家早就过去了。” “真的假的?如此乱世,还有人愿意赈济难民?避都来不及吧!” “当然是真的,我二婶一家已经到了,捎信回来说张绣将军爱民如子,赈济的米粥都足以充饥,可想而知。” 一时间,街头巷尾,各种谣言四起,而且越传越广。无数家徒四壁者,伴随流民大军一路赶往南阳。 声势之大,难以言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