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逸闻-《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


    第(2/3)页

    廖一原看着他,吞云吐雾,一言不发,过了半响,才说道:“小沈,你不简单,真不简单,去年就开始布局,不仅把局布的天衣无缝,而且还能让人心甘情愿的进这个局,推动这个局对前走,这眼光,这心思,真真了不起,难怪能白手起家,短短一年就成了亿万富翁。”

    沈冲于笑,一边招手示意服务员过来续水,一边说道:“此话从何说起,我什么都没做啊。”

    “你去年在北京,先在电影学院做商业电影的演讲,然后劝说我去推动粤语电影进广东,又蛊惑我把票房分账写进提案,递交给电影局,给上面的领导来个预热,接着你和《大众电影》搞合作,在上面开了个专栏,向国内普及海外电影知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其中六成都在讲电影市场营销,里面好多门道,连我这个老江湖都没听过,这个专栏,是你亲自搞的吧?后来内地电影考察团来香港,你带他们去观摩邵氏和嘉禾的院线,在金像奖颁奖之前,你又搞了个两岸三地电影人研讨会,其中有个大议题,就是港台两地商业电影发展的利于弊。”

    廖一原一口气列举了沈冲种种的动作之后,说道:“这些都是明面上的,你还有《电影时代》和《第一电影评论》,这两本刊物,现在都是内地电影人案头必备的杂志,其中不知道有多少内容,是有关电影市场化的信息,小沈啊小沈,你短短一年,就把内地持续几十年的统购统销思维给摧毁了,中央一直在提倡解放思想,打破旧思维,我看呐,内地思想解放最快的,就是电影业别的行业领导,还在琢磨什么叫市场的时候,你都把电影市场掰开了,揉碎了,一条条的指给他们看。”

    虽然心头大起知己之感,但颠覆内地一个行业规则的帽子,沈冲可万万不敢戴,他一脸无辜的耸肩摊手,说道:“廖老,你说的我好像再世诸葛一样,我哪有那么厉害?再说内地电影行业改革不改革,对我而言,没什么利益瓜葛,何苦刻意去做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廖一原笑了笑,放下烟头,说道:“虽然我不知道你到底打算做什么,不过看内地现在的局势,电影业早晚也会像香港一样市场化,自由竞争,早点改革,也是好事。”

    “廖老说的是。”沈冲敷衍了一句,又拿起桌子上的文件,说道:“既然吵得厉害,这份草案,最终又是怎么通过的?”

    “本来按照计划,这次会议是开三天的,结果吵来吵去,吵了五天都没有达成共识,最后惊动了最高层,上头传话说,吵架是吵不出真理的,票房分账到底好不好,去深圳丨试试再说,这话一出,各方都不好再吵,就把草案通过了

    “难怪。”沈冲恍然,他拍了拍文件,说道:“我说这份草案,怎么比电影研究所最初制定的那份激进了很多呢,居然允许内地电影制片厂在深圳自建电影院,自主发行放映,原来有这么一段渊源。”

    “激进是激进了点。”廖一原不置可否,说道∶“真实施起来,还是要遇到很多实际困难的,别的不说,光是中影公司那边的阻力,就不会小,我在离开北京之前,听说中影公司的老总发话了,凡是在深圳自建电影院的制片厂,收购价一律按去年的标准执行,还是uu万一部电影,不在深圳自建电影院的,按今年的新规定购买,100万起步。”

    “中影公司还挺狠,连消带打,深得拉拢一批,打压一批的统战精髓。”沈冲微微一笑,说道:“建电影院简单,维持起来不简单,一座电影院,就算一个月只放映一部电影,一年要部,北影是去年内地拍电影最多的制片厂,也不过才出品了7部电影而已,如果各大制片厂单打独斗,肯定撑不下去,再说深圳丨人口有限,养不起那么多电影院,必然要走联合路线,但是中影公司这个政策一出,还有决心来深圳冒险的,恐怕只剩下汪老爷子的北影厂了,毕竟10万块的差额,不是小数目,而且这10万块能稳稳当当的拿,来深圳丨建电影院,可是有风险的,万一不卖座,损失的就不仅仅是10万块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