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余韵四-《一个电影帝国的诞生》
第(2/3)页
张爱嘉不解,抬头看了看他,说道∶“这是身处险境而不自知的成语,你说这个是什么意思?”
“我就是个骑着瞎马的盲人,走几步,丢个石头,听听回音,猜测前面有没有危险,然后再继续走。”沈冲紧了紧抱她的力度,说道:“今晚的典礼,就是我投的一块石头,我要根据回音,去判断走哪条路,所以今年可能会非常忙,去搞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我真不知道你每天忙碌,到底在做些什么。”张爱嘉用手抚了一下他的衣服,说道:“你又不缺钱,何必把自己搞的这么辛苦。”
“男人嘛,总要做一点大事出来,才不虚此生。”沈冲看着灯火辉煌的文华酒店,笑着说道:“我要是个花天酒地的纨绔,你会跟着我?”
“那也说不定哦。”张爱嘉挣脱他的手,上前走了几步,然后回首给了个眼波荡漾的笑容,说道:“纸醉金迷的安逸生活,谁不爱?”
星辉万千,不如明月一轮。
沈冲就是那轮明月,因此他一走进餐厅,立刻引起了众多人的关注,记者们纷纷甩开各自的采访对象,朝门口涌来。
沈冲先回答了几个诸如“为什么是《空山灵雨》获奖?”之类的常规问题后,一个记者挤上前,问道:“沈先生,请问你对赵丹的言论有什么看法?他的致辞是不是提前准备好的?内地政府会不会批斗他?”
“每个领奖人的致辞,都只有本人才知道,因此我事先并不知道赵丹先生的致辞内容。”沈冲对此早已和汪洋沟通过对策,此时侃侃而谈道:“其实赵丹先生只是陈述了一些客观存在的事实,并不值得大惊小怪,我想各位反应过度了,内地动乱已过,一切都在走向正轨,我想绝对不会出现所谓的批斗。”
“至于我的看法,我很赞同赵丹先生的言论,那就是政府不要管的太宽太细,如果一定要管,就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不要朝令夕改,含糊其事,这就好像养鱼一样,把水池子造好,让鱼自己游,自己长就行了,如果整天提心吊胆,今天放在水池里,明天放在沟渠里,后天又搬到玻璃箱里,总是折腾,鱼肯定要死掉的。”
“说起鱼,其实我觉得电影这玩意,就好像那边水箱里的金鱼,花花绿绿的,给人欣赏,打发时间用,连当食物充饥的本事都没有,可不知道为什么有很多人觉得,电影这玩意是条鲨鱼,随时都会咬人,恨不得给每条鱼嘴里的牙扒光,然后套上笼头。”
记者一片笑声。
“还有一个,我觉得很重要,就是透明,我是赞成电影审查制度的,但是过程一定要透明,因为法律法规都是要人去执行的,如果过程不透明,容易让内部人上下其手,把法律变成个人揽权的工具,也容易让外界曲解法律法规,造成不必要的恐慌,这对电影行业非常不利。”
“当然了,这是是我个人的看法,人轻言微,姑妄言之,姑妄听之,不必当真。”
“沈先生,许鞍华导演说她的新戏会去内地拍摄,而且和内地电影人合作,是不是真的?”
“这个还在考虑,不确定。”沈冲打太极拳,说道:“因为这部电影才刚立项,很多事情都还没定下来。”
“沈先生,请问真的是你写了那三首歌吗?我怎么听说是日本人写的?”
“邓丽君小姐演唱的《星》是我和日本音乐大师谷村新司合作完成的。”沈冲脸皮已经刀枪不入了,说道:“其余两首歌是我独自完成的。”
“真的吗?不会是买来的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