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中秋-《重生之幺女难为》
第(2/3)页
清汝是行三的庶女,生母柳姨娘早早去了,留下了她和四姑娘,两人关系却不好,崔氏一直亲自教养着她们。她与杨知府家小姐杨芳晖是闺中密友,三家交好,儿女多有往来也没什么奇怪,清沅隐约记得当年苏州出过一件大事,杨大小姐和一个穷书生私奔了,在他们这些有些头脸的世家里,这样的丑事几十年来也未必能出一件,下场自然好不了,书生被逮回来后不知下落,杨小姐一条白绫死在了祠堂。清沅想到了清汝蹊跷的行为,倒不知道这里却还有自家三姐的功劳,想必后来她能嫁给杨小姐原来的未婚夫,也或许不是什么凑巧吧。
她倒了杯茶水,对着杯子里倒映的自己看了看,或许,有时候用着小孩子的身体反而是好事。
******
转眼就是中秋,刘通判已经先携家小回府,而阮镛和杨知府因着都是外放的官员,在姑苏并无亲族,便一道在别庄里过节,两家夫人都热热闹闹准备了几日,到了八月十五这天晚上,庄里上下灯火通明,欢声笑语的,庭中早已经陈着各种瓜果吃食,香案是早摆出来了,阮镛带着孩子们焚香拜月,念了祝祷词,吃过团圆饭,就应了杨知府的邀,一起登高赏月去了,一干女眷和杨家一个四岁多的哥儿由婆子丫鬟们招呼了去湖边放灯玩,崔氏和杨夫人指挥下人在水榭里摆了月饼水果,临水是围绕低平的栏杆,设了鹅颈靠椅供坐憩凭依,两位夫人就坐在这里看孩子们玩闹,阮家大姑娘清蕖坐着陪伴崔氏,她今年已经十七了,眼看就要成亲,不能再同妹妹们一起玩耍胡闹,二姑娘清湄与杨家两个庶出姑娘在短廊上聊天,远远就传来她爽朗的笑声,四姑娘清漓一贯得不爱亲近人群,从小身子也弱,凛着玉颜独自赏了会月便向崔氏求告要回去,崔氏虽然不喜却也没说她什么。
只三姑娘清汝带着三个小的在湖边放灯。
“要我说,今日城里才热闹,必是满街灯花火龙,零嘴小吃!”五姑娘清涟放累了灯,就不管不顾一屁股坐在草地上。
“你倒是何处听来的?”清汝好笑得问她。
清涟说:“当然是双柱说的。”双柱是她乳母孔妈妈的儿子,常常悄悄递给她一些外头的小玩意儿。“就是大姐姐二姐姐,母亲也是带她们上街的,我便去不得了,哪里有这般偏心的?明年中秋我必也得去瞧瞧。”她有些心狭,对崔氏有诸多怨怼。
“如今家里这么多孩子,要是都拖上街去,人多眼杂,第一个就是你这丫头被拐了。”清汝打圆场,“我要是母亲,就留你一个人在家。”
清涟瞥着眼看她,心里却嘀咕:一个庶女罢了,还敢拿起姐姐的款来教训我。等看到旁边有人投来目光时,她才笑着佯装赌气地同清沅回话。
清沅没在听她们说话,她远远瞧着放灯的杨家大小姐杨芳晖,她穿了一袭撒花烟罗纱,斜斜梳了一个堕马髻,清风中衣袂飘飘,风情独具,正阖着双目双手合十祈愿,周身气质,已有了几分妇人的韵味。
“七妹,你在看什么?”六姑娘清漪凑突然凑过脸来问,清沅看了看眼前这张与自己六分像的脸,也垂下脸,她的六姐,前世进了徐国公府,给国公的嫡子做了二房。她不知道以她们阮家这样的书香人家,去嫁给权贵的嫡子做妾是不是就真的比较光宗耀祖了,不过清漪自己大概是得偿所愿了罢,她也要感谢她,若不是她去,就是自己了。
“哦,没什么。”清沅淡淡得回她。
清漪有点红了眼圈,心里觉得气堵,以往这个妹妹是最喜欢自己的,五姑娘因为她的出身,经常欺侮她,都是清沅第一个站出来,挡在她前头,不惜与自己的亲生姐姐作对,她以为她们两个是真正一个鼻孔出气的人,却不知道为什么一场大病,醒来后的妹妹就完全转了性子,对自己更是冷淡了很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