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3 瓮中捉鳖(下)-《大宋:八岁皇叔做史官》


    第(1/3)页

    263瓮中捉鳖(下)

    大军进逼,抚琴和唱戏的人一溜烟跑了,把那瑶琴都给踢翻了。

    看着敌将如此狼狈,张宗昌更觉得意。

    一直等他进了聚义厅,坐上了头把交椅,传说中的埋伏也没有出现。

    这说明什么?

    说明本大将军用兵如神,料事如神啊!

    区区空城计,岂能瞒得过我的法眼?

    副将也觉得很奇怪,不是说韩世忠是个人物嘛,怎么连打一仗的勇气都没有呢?

    难道真的是惧怕天军降临,早早地逃亡了?

    可眼前的情况,真的是没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不对,人都跑哪去了?

    那些兵将可能会逃亡,因为他们参与了“暴乱”,惧怕朝廷收拾他们。但那些招募来的百姓,总不至于都跑光了吧?

    “没跑,没跑。”一个笑得跟青楼里的大茶壶一样的猥琐汉子出现了。

    那满脸的油腻,一脸的媚笑,谦卑的神情,一见面就让张宗昌顿生亲切之感。这种人,他见的多了去了!

    “退后!”副将大喝一声,抽出佩刀,忠实地履行了一个保镖的职责。

    “我没有恶意啊!”那人高举双手,“小的前来,是要通风报信的呀!”

    张宗昌还是很亲民的,摆摆手阻止副将吓唬老百姓的做法:“我们已经顺利地攻进梁山,又有什么需要你报信的呢?”

    那人一脸义正辞严:“韩世忠这个狗贼,胆敢对抗朝廷死不足惜!可小的还有家小,不愿意和他一起死。

    今天斗胆来见大将军,只为了给自己谋个进身之阶,求大将军成全啊!”

    最高明的马屁,是润物细无声的马屁。

    这个大茶壶的种种表现,无一不让张宗昌失去了戒心,更何况,还有那个进身的台阶,所谓的宋江的宝藏。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都喜欢藏宝。尤其是那些名噪一时的大贼,一定会留下一批宝藏供后人挖掘。

    自从宋江被招安之后,一直在民间就有个传说。说梁山好汉们藏了一大批的金银财宝,只要局势有变,他们就可以重新竖起义旗卷土重来。

    这事儿原本没几个人相信,因为梁山好汉们不是那种好攒钱的人。但随着赵大锤重新入驻梁山,这个传闻又甚嚣尘上了。

    道理很简单,没有那些宝藏,梁山拿什么养活那么多的流民,拿什么让他们顿顿大鱼大肉?

    张宗昌就是宝藏论,坚定不移的支持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