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8 太上皇都说好的烧饼(上)-《大宋:八岁皇叔做史官》


    第(3/3)页

    说也奇怪,那面饼粘在灶膛上居然不掉下来。

    不到片刻,一股子混合着葱香、面香还有猪油香气的味道就弥漫开来,让人食指大动,垂涎欲滴。

    赵不试看了看手里的所谓“烧饼”,感觉原材料都差不多,可为什么香气没有这么重呢?

    赵大锤说道:“让你们在家里做,就是先熟悉一下材料的使用和搭配。这个烧饼,都是烤出来的香、酥脆。”

    赵不试明白了,敢情自己被婆娘当成了试验品。得亏是个吃食,要不然指不定会出什么事儿呢?

    可这赵大锤什么时候会这手艺了?

    这种一看就不是什么高级货的吃食,能有什么用呢?

    赵大锤呵呵一笑,眼里尽是落寞:“我以前没饭辙的时候,摆过两天地摊。后来,被城管没收了。不说这个了,你们先尝尝味道如何?”

    赵大锤拿起两把小铲子,一铲一托,一块香气扑鼻的烧饼就新鲜出炉了。

    还用尝吗?

    只是闻着就已经让人垂涎欲滴了,这可是个好东西啊!

    这么好的吃食,卖多少钱一个合适呢?

    “咱们不坑人。纯饼子两文钱一个,加一样材料就加一文钱。最贵的,也就六文钱吧。”

    有人开始算起了细账。

    加葱花三文,加猪油四文,加芝麻五文,六文钱是怎么算出来的呢?

    “还有一样是蜂蜜,用糖浆也行。我今天没准备,以后你们自己试着加吧。”

    还有蜂蜜?

    这么高级吗?

    一般人吃不起啊!

    “这个价格确实有点小贵,但成本在那儿放着,再低了咱们就不合算了。”

    六块钱一个烧饼,赵大锤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但每只饼最少两文钱的本钱,不加价,咱图什么啊!

    看到这里,赵不试也不端着了,大礼参拜:“学生赵不试见过太上皇。学生替梅家村的村民,感谢太上皇传授秘技,给他们一条生路。”

    执礼甚恭,往往就意味着疏远。

    赵大锤也不让他平身,只是冷冷地说道:“你也不用谢我,这些都是收费的。”

    “是。天下没有白吃的烧饼,学生明白。”

    “而且,推销这个活儿,还需要你去做。”

    “是……呃?”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