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笑得最好看的人-《大宋:八岁皇叔做史官》


    第(2/3)页

    “矿上不是有劳工吗?”刚穿上官服的凤姐,说话都有点不一样了。

    “别人的人,凭什么给你干活?”

    听赵大锤这么一说,凤姐也笑了。

    咱们抢了人家的饭碗,还想借助人家的人手给咱们挣钱,好像是不太可能啊!

    但眼睁睁地看着吃到嘴边的肉就这么溜走了,凤姐又实在不甘心。

    “不就是人嘛?咱们洞里不是多得很嘛!”赖大及时拍起了马屁,“不分男女老少,只要能上矿的,一律都出来干活挣口饭吃,这也是老大莫大的功德啊!”

    凤姐也想做这个功德,很开心地拍板了:“成!那就回去组织人手,争取明天就都开拔到西山。”

    人过一万,无边无沿。

    尽管凤姐很想尽快地投入到为大宋建设添砖加瓦的工作中去,但让那些老弱病残们连夜收拾好家里的瓶瓶罐罐,再奔袭百十里路到西山煤矿,着实不太可能。

    但凤姐也是有招的人,每家每户必须出一个青壮先到西山,准备迎接新岗位。他们的家人,可以慢慢地收拾行李。

    能挣钱养家糊口的人走了,剩下的老弱病残自然不愁你不跟着去了。

    次日下午的西山,一改往日的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静悄悄的,显得那么的诡异。

    匆匆赶来的两三千号青壮,就那样静静地站在那里,等待着他们往日的大姐大、现在的矿监大人训话。

    “矿上的人呢?怎么一个人都没看见?”

    多年的职业素养,让凤姐感动后背一阵发凉,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阴谋诡计啊?

    “都搬走了啊!有皇……皇帝的命令,谁敢不从?”白时中差一点说漏了嘴,及时刹车,“本相曾经听一位高人说过,一个好的领导队伍,可以让工作更顺利。矿监大人可有得用的人选?”

    够资格得到官家旨意亲封的人员毕竟是少数,还有许多为凤姐的江山鞍前马后、出生入死的弟兄们,没有得到封赏。

    听白时中的话意,大概是想送个顺水人情,让凤姐自己再安排些小的职务,好方便今后的合作。

    首相给的脸面,咱当然得接着了。

    对于这样的善意,凤姐向来是从善如流、全盘接受,当下蹭蹭蹭就点了上百个喽啰的名字做为中层。

    有实在记不起来的,就让那些亲信提示一下。

    “不够,不够!”白时中微微一笑,“这有许多的工人需要管理,只有百十个哪里顾得过来?再添。”

    大喽啰提拔小喽啰,小喽啰再提拔跟自己走的比较近的,一口气提拔了二三百人。直到再也没有比较优秀的员工可以提拔了,白时中才很不甘心地叹了口气。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