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是因为大明洪武廿五年,当时琉球中山王察度在到大名朝贡的时候,曾经请求大明赐予他们一些中国人丁,好让他们更好地学习华夏文化和通商往来。 明太祖接受了察度的请求,随即赐“闽中舟工三十六姓”,跟随察度去琉球定居……也就是这闽中三十六姓,一直在琉球负责造船航海,商业贸易,文书管理之类的工作。 所以每次琉球派商城过来,上面都有大量的大明血脉,由于他们的家乡都在福州一带,所以自然会选择福州港,作为他们必经的港口。 至于月港,则是自己发展起来的。 因为此地可以让船只躲避风雨,同时周围的群山又挡住了倭寇,使他们无法进犯港口。 所以在明朝初中期倭寇横行的时候,月港却在渐渐的越来越繁华。 到了现在,月港已经是福建境内第一大港,所以这泉州市舶司下辖三港中,真正的泉州港反而比不上福州港的地位,也及不上月港的繁华。 ……当船行过了出海口的“圭屿”,眼前一片江面开阔。 朱常津看到周围的水势地貌,外通海潮,内接山涧,一水中堑,环绕如偃月,就知道这是到了月港了。 眼看着船只就要顺着水道进港,可是在此地行船却是极为不易,月港周围的水面虽然极为开阔,奈何来到此地的商船,也是不计其数!眼看着前面的帆索围杆,就像密密麻麻的树林一般,把整个水道几乎堵得严严实实,朱常津和庞宝强两人对视了一眼,也是各自苦笑。 其实这月港周围的水道平时就是极其繁忙,现在又赶上夏季台风,像是朱常津这样赶在风浪前面,拼死拼活来到月港躲避台风的船只,真是不计其数。 也因此这条水道如今越发拥堵,看来想要快速进港却是不可能了。 此时的朱常津和庞宝强两人却是在各自想着主意,他们虽然已经成功到达月港,但是这次该采取什么方式方法,从哪里入手,却需要仔细想清楚才行。 在这之前他们已经做好了强行接收市舶司的准备,但是具体的行动计划,还要听过本地情报员的汇报才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