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扶胥港外,面朝珠江。 临江一座古旧的六角亭,一块斑驳的石碑前,沈渊负着手轻声吟诵着上面的诗句。 “剑气峥嵘夜插天,瑞光明灭到黄湾。 坐看汤谷浮金晕,遥想钱塘涌雪山。” “已觉苍凉苏病骨,更烦沆瀣洗衰颜。 忽惊鸟动行人起,飞上千峰紫翠间。” “好诗!当年苏大胡子被贬到惠州,在浴日亭下作出这首诗的时候,不知他是什么心情?” 沈渊一边想着,一边轻轻抚摸了一下这块石碑,他觉得当年的苏东坡就跟自己一样,在这天南之地面朝南海观日,也一定是心潮澎湃。 浴日亭因为《山海经》上的一句:“汤谷上有扶桑木,十日所浴”因此得名。 古人站在这里看日出的时候,估计感觉很像在看南海对面的太阳洗澡,所以才给亭子起了这个名字。 在这浴日亭的西南边,就是广州城外的扶胥港,沈渊让程无鸢设立新帮派的地点,就在此处的浴日桥边,整个广州城在他们的西面。 如果要形容这个年代的广州,基本上它的形状就是一个馒头,平的一面当然紧贴着珠江。 然后由于多年河道淤积和城市发展的需要,又在临江的那一面,江水冲击出来的土地上建造了一片新城,和原本的老城紧紧挨着。 所以新城和老城加在一起,就像是一块饼放在珠江岸上,然后饼上再放一个馒头……基本上就是这个样子。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