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由此可见这些复杂艰深的学问,对于万历皇帝这样的人来说,实际上已经成了本能。 天子从那些纸扇中挑出了一把,朱常浩就见扇骨上没有丝毫雕琢,不大不小,式样简单得很。 天子将扇子打开,信手在上面写了几个字,然后就把打开的扇子放到案头,等墨迹晾干。 不然尚未彻底干透的墨迹,因为墨里面含有大量的胶质,只要扇子一合上就会将扇面粘在一起。 天子在做这些事的时候,朱常浩就站在地上静静地等着。 寝宫中一片安静,地中间的高足金炭盆上,水壶的壶嘴无声地喷着水汽。 京师天气干燥,到了春天起风扬沙的时候尤其如此,所以取暖用的炭盆上通常都会烧着水,此刻这股热量,也让朱常浩觉得身上微微见汗。 这时的朱常浩才松了口气,今天的这一关,他和沈渊两个人算是全都平安度过了。 “木秀于林,堆出于岸……另外他才多大年纪?” 父皇的这句话,基本上就是他对沈渊的看法了。 这样的总结无疑是对沈渊非常有好处的,朱常浩忍不住想起了他心中刚才对于皇帝不好伺候,怎么干怎么不对的那一番想法。 这一次沈渊表现得自然是非常精彩,可是直到这时候朱常浩才发现,沈渊通过这件案子给父皇心中留下的印象,实际上代表了他身为臣子的另一个发展路线。 他似乎并没有在老实和聪明、庸碌和能干、心怀忠诚还是怀有私心这几方面取得一个平衡点。 这家伙,他有可能是主动暴露出了一些缺点,由此让天子清楚的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时的朱常浩好像看到沈渊那家伙的脸,正在笑嘻嘻地看着自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