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小人算尽心机重、无心插柳、有意夺功-《大明第一狂士》


    第(2/3)页

    然后他笑着说道:“这一大清早儿的,请您吃顿热乎的没关系吧?

    反正也不值几个钱。”

    “那个沈渊,他早一步晚一步到蜀冈又有什么关系?

    反正这案子里又没他什么事儿。”

    说着贾总巡还笑着挑了挑眉。

    差官闻言一愣,随即他一挺肚子,感受了一下怀中那锭沉重的黄金。

    于是他也笑着说道:“还是总巡官大人体恤下属……你说的这馄饨,属下得好好尝尝才是!”

    见到这位差官如此上道,贾总巡也笑了笑,之后就心情愉悦地跟着巡抚大人车驾,出了知府衙门。

    一边走,他心中还一边暗自笑道,:“都说你沈渊善破奇案,从无败绩,那是你之前没遇上我!”

    “这回等我起出火枪,大获全胜之时,看我怎么痛痛快快的折辱你一回!”

    ……巡抚大人的轿子随即出了扬州城北门,向着蜀冈方向而去。

    这八人抬的绿呢大轿上描着金线、绣着彩绘,看上去真是威风凛凛。

    要知道在大明朝,轿子这东西并不仅仅是官阶或者是官威,其实也是身份的象征。

    整个明朝至始至终,对于乘轿子的制度管理都是忽松忽紧,抽风一样没个正常的时候。

    其实在洪武年间,朱元璋还在世的时候,基本上是不允许官员乘坐轿子的。

    除了年过六十、并且还要三品以上的官员,被皇上允许乘坐轿子以外,其余的官员都要用车马出行。

    当然这项制度,很快就被下面的官员偷偷地破坏了,直到景泰年间,皇帝索性正式发布了政令,允许官员乘轿。

    在这之后的几位皇帝有的纵容,有的严谨,乘坐轿子的风气也是忽冷忽热。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