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毕竟,多了几百年的眼光,能够轻松的看透许多历史的发展势头和规律,从而加以借鉴和纠正。 因此,无论大势怎么变,朱由校也不会真的迷糊,不知所措。 他有着自己的一大波套路。 “嗯,就这么办。” 他拿着身边随身携带的一大叠空白圣旨,开始书写密旨。 先是立即抽调曹变蛟的玄武军团与一个守备军团一起北上。 让他们返回辽西走廊后,在山海关附近,选择一个合适的关口,带着大军出关。 当然,既然是要去草原上搞事情,搞大事情,不可能就这么孤零零的一支大军出去。 玄武军团和一支守备军团,他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抽调组建一支超过一百万饶皇家建筑公司的建筑队,携带足够的物资,护送这支建筑大队的人马,前去朵颜三卫建城。 是的,建城,而且是建三座大城! 为了永久性的占据朵颜三卫的地盘,在这片面积不比顺府要的庞大区域内,修建三座互为犄角的新型大城市! 而且,朱由校的打算,可不是只建造三座大城那么简单,如今大明帝国的两大基本国策,大官道和大农庄计划,也同步朝着北方的草原推进! 从辽西走廊延伸出去的大官道和沿途大农庄,把在朵颜三卫新建的三座大城连接起来。 这样一来,朵颜三卫这片庞大的区域,就和永平府、辽西走廊等地,没有了什么区别。 有了城市,有了大官道和大农庄,这片区域,今后就是属于大明帝国的一个州府了。 朱由校的计划,就是这么简单。 大道从简,莫过于此。 这种最简单的处理方法,才是最好的办法。 最多半年之后,朵颜三卫的区域,就会纳入到大明帝国的直辖之郑 到时候,急的就是皇太极和多尔衮了。 打? 现在肯定打不过大明新朝。 估计来多少的草原勇士们,也是送死、送战马的。 放任不管,就怕大明朝廷,继续往草原扩张,又建城,又修路、还大建农庄…… 彼时,这些马背上的民族,才是真正的进退两难。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