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孔颖达笑着点头,“其实中原的很多郡县也可以这么做,但……” 话没说话,李泰也知道孔颖达的意思。 李正这种管理办法确实很好用,在一些事情上处理可以很快很便捷地找到问题在哪儿,并且调配人手和统一处理方面很方便。 可泾阳的方式用在其他地方反而不合适。 因为土地的关系,土地关系到很多权贵的利益。 因为泾阳就是一张白纸,在这张白纸上,李正可以任意安排。 可对于整个中原呢? 近千年来中原都按照古老的方式在进行。 尤其是每一次的变法革新,都会有阵痛和风险。 收拾好家里,李泰说道:“老夫子早先休息,我就先回去了。” 孔颖达点了点头不再说什么。 第二日,孔颖达早早就来到了李世民的别院。 对孔颖达的到来,李世民并不意外。 面对李世民,孔颖达躬身说道:“老朽谢过陛下应允。” 李世民在院子里打着太极拳说道:“不用谢朕,你应该谢青雀和李正,青雀去请你,李正和朕谈的条件,这两个孩子出了不少心力。” 孔颖达还是躬身行礼说道:“老朽还是要谢过陛下。” 李世民坐下说道:“朕知道当初你就不愿意去国子监,你不喜朝政,也不喜人情世故,这么多年朕都知道,如今既然告老就好好度过晚年。” 孔颖达对李世民说道:“陛下,其实泾阳治理模式又何尝不是一种新朕,其中暗藏智慧何止一二。” 李世民说道:“哪有这么简单。” 孔颖达点头说道:“陛下万事开头难,总要有第一步。” 李世民长叹一口气,“朕也不是看不明白,中原顽疾很多,五姓能够拔除已经是很冒险了,这还是用李正的人头冒险的。” 当初李正刚刚在长安成名,五姓对李正的抨击最大。 就算是如今五姓已经塌了,但对李正的抨击依旧存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