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三派排名-《穿越大唐武神》
第(2/3)页
祭坛那边,官员们在魏玄同的带领下向后方撤退,其中还是有人颇为不解,嘴里低声地说着什么。
武承嗣面容严肃,他听到了李多祚的话,那还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怎么会这样,三思他们不是守在水坝那里,怎么会让水坝塌了?”
这时武承嗣已无心与魏玄同计较在群臣中间的威望和地位问题,一心想着武三思等人。
如果武三思和武攸绪两人出了什么事,武家的权势会去掉一半,这绝不是武承嗣乐意看到的事情。尝过权力滋味的他,怎么能让权力从他手中溜走。当然洛水下游诸坊的百姓的性命根本没在他考虑的范围内。
“婉儿,到宫中道场通知法藏大师,实叉难陀大师前来护驾。”武则天冷声吩咐上官婉儿道。
杨景臣身为武则天身边的内侍,不只是传达旨意,还担负着保护武则天的使命,这时候更不能离开了。
上官婉儿一向为武则天的贴身侍女,经常奉命传达圣意。
“是,圣母神皇陛下。”上官婉儿转身离去,急忙去宫内请坐镇皇宫的两位佛门宗师。
武则天知道蛇灵的谋划可能不只是发动洪水这一招,很可能会趁机出动高手围杀自己,而此时武攸绪,元行冲等人又已离宫,估计赶不回来,她身边的高手不多,只能去请法藏和实叉难陀两人。
法藏大师是华严宗的三祖,奉武则天之命前来洛阳讲经说法,他本人也是佛门中数得着的宗师级高手。实叉难陀是于阗人,曾在天竺学艺,万里迢迢来到中土,传经说法,被武则天留在宫中内道场翻译佛经。
武则天在皇宫中建有内道场,延揽佛门的大德高僧不时进宫讲经说法,更请动数位高僧在此翻译佛经,专门为武则天和皇帝及文武百官说法。
大唐立国后曾对儒释道三家的地位进行排序,因李唐宗室尊老子李聃祖先,将道门排在第一位,儒家次之,佛门最后。历代高僧都曾上书皇帝要求更改这一次序,甚至包括一代高僧玄奘法师,但都遭到皇帝们的拒绝。如今武则天尊崇佛教胜过道家,也是有着拉拢佛门的意图。
儒释道三家排名的顺序不只是名位意气之争,内里深藏着巨大的利益之争。那一派在前意味着更得帝王的尊崇,就能获得数以亿万计的财富,土地。面对这些东西,号称四大皆空的佛门也不能轻易放弃。
这才有众位高僧入驻皇宫内道场之举,实际上说明了佛门臣服于武则天的统治之下。
正在众人撤退的时候,洪水果然来了,一路冲垮了设在天津桥上游不远处临时建的浮桥,接着将祭坛淹没,然后撞到天津桥上,把桥都冲毁了。
天津桥是浮桥,并不是结实的石桥,面对洪水也是抵抗不住。
幸亏人们提前跑了,不然稍一犹豫就会统统被洪水卷走,或许会有个别身怀武技的高手逃出生天,但绝大部分文官们肯定得葬身河底。
众人还顾不上慨叹逃过一劫,木筏载着“隐龙”“蛇灵”麾下的诸多高手顺流冲杀过来。
看到洪水到来,负责殿后的禁军士卒们就混乱起来,奋不顾身地向前冲去,使得场面更加乱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