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惊圣-《儒神在上》


    第(2/3)页

    苏毅猜测,这是因为海圣也有所顾及。

    毕竟海圣是新圣,在人族诸圣之中,是排名最靠后的一位圣人,成圣时间也最短,在文庙之中的根基远没有办法与那些老圣相提并论。

    老圣之中保守派比较多,海圣则是属于激进派,双方不是一个阵营,海圣实力又没有保守派的老圣那么强大,做一些事情的时候,隐晦一些也是很有必要的事情。

    当然了,海圣也有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年轻,海圣二十年前成圣,今年年纪也不过刚刚过一甲子,他寿元千载以上,但现在才过去人生二十分之一左右的寿命,未来有无限可能。

    面对着这样一名年轻的圣人,就算那些保守派的老圣,轻易之间也不会彻底的得罪死海圣的。

    苏毅想了想,在草稿纸上写道: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腰带武器,收取关山五十州呢?

    这里的五十州,有暗指东海五国的意思。因为东海五国,就是五十州之地。

    苏毅此诗写到这里,顿时引发了诸圣共鸣。

    省文院,供奉诸圣的圣庙之中,所有的金属玉器,都发出了共振,这是金声玉振之声,诸圣齐开口,“大善!”。

    诸圣声音落下,贡院方向,圣光冲天,与圣庙内的异象,形成了共鸣。

    “有传世诗词出现了……”。

    负责监考的文官,省文院的文官,甚至衙门的文官,巡察殿的文官,纷纷惊呼出声,全部朝着贡院的方向飞来。

    曲阜文庙。

    作为儒道圣地,能够感应天下之变化。

    江浙省文院发生异动,自然被曲阜文院感应到了。

    “大善!”。

    曲阜文院深处的圣庙内,传出圣言。

    “发生了何事?”。

    诸圣被惊动。

    曲阜文庙,很少出现异动,除非有大事发生,或者有传世诗词文章出现的时候,才有一定的概率,引起曲阜文庙异动。

    如今发生这样的变化,诸圣自然震惊。

    诸圣齐聚圣庙之外。

    “金声玉振,圣人开口,定然是因为乡试,有传世诗词出世了!”,有圣人开口说道。

    其实,就算传世诗词,引起曲阜文庙异动的概率也很小。

    但这一次似乎不太一样。

    苏毅所写的“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犹如悬流飞瀑,气势磅礴。

    收服人族失地,解救五国五十州可怜的人族老百姓,不让他们再受海族奴役。

    这关乎于人族的命运,这关乎于人族的国运。

    这才引起了曲阜文庙的共鸣。

    “快请大祭司来!”。

    文圣开口。

    没有多久,大祭司到来。

    文庙大祭司本身是大儒文位,擅长祭祀推演之术。

    在文庙地位极高,仅次于诸圣。

    大祭祀到来之后,向诸圣行礼。

    文圣说道,“大祭司不必多礼,还请大祭司推演一下到底是怎么回事!”。

    “是!”。

    大祭司应道,只见大祭司念动了一段口诀,袖袍随之一挥。

    一副模糊的画面显现出来。

    这模糊的画面之中,有一名书生,看不清楚他长什么样子。

    但很显然,可以看得出来,他正在贡院的考房之中参加乡试。

    那书生在草稿纸上写下了一句诗,顿时引起了金声玉振,圣人开口。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好诗!真是好诗!”。

    看到这句诗,海圣不由有些激动。

    这句诗所写的内容,与他的主题思想简直就是天作之合,看到这样的诗句问世,他岂能不惊喜?

    而且,最让他感觉到高兴的是,圣人开口,也就是说,连孔孟等圣人,都赞同收取东海五国五十州啊。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