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三二章 师父的端水水平-《晋末多少事》


    第(1/3)页

    杜英回到长安的第二天,没有召见都督府中的属官,而是让掾史们各司其职,他选择四处巡查。

    亲眼看一看长安各处,看一看这个他曾经一手主持修复,但其实自己再后来很少留意的长安城。

    显然在工作岗位上、在工坊市集中、在田间地头间,偶然遇到那些官吏,    考校他们的工作和思想,要比让这些官吏们好生准备一番之后、照本宣科来的强。

    而杜英所关注的重点显然要先落在关中书院上。

    关中书院是关中新政的滥觞,也是关中的象征——至少在关中之外的人看来是这样的。

    罗含作为关中书院的祭酒,此时已经身在洛阳,他有着更宏大的梦想,想要把关中书院的办学理念和思想推动到全天下。

    作为起家之处的长安这个书院,    已经成型,自然也就不需要罗含天天盯着。

    如今担任长安的关中书院之祭酒的,不是别人,正是杜英的授业恩师——法随。

    一心想要隐居山中当个闲散隐士的法随,终究没有能够如愿。

    先是被杜英连哄带骗的坐镇各处州郡、配合杜英的老爹杜明整合凉州的人脉和资源,后来又被王猛不管三七二十一拉来配合罗含负责关中的人才培养工作,可谓是自从杜英和王猛下山之后,他就一刻也没得清闲。

    现在罗含一走人,祭酒的位置,法随想要推脱也推脱不掉了,只能又操持起来此地书院的诸多繁琐事宜。

    毕竟关中书院的中心还是在此地,一切的新思路、新方法都要在这里进行实践,无论是按照年岁分班级、层层递升,还是组建一些有针对性的短期培训班,又或者是和其余的书院展开合作交流、联合培养,可以说杜英所提出的一系列教育方法,都要拿到这里先试一试,才能在其余的书院全面铺开。

    后世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培训方法和任务,让长安书院一力承担了,法随的重任可想而知。

    不过此时看到杜英,    这位被迫打工的老师父倒是没有多少怨念,    笑眯眯的看上去和蔼可亲。

    既是因为现在教书育人,整日听那朗朗读书声,看着一批又一批的学子出入,从原来的目不识丁或者满口胡言变成了社会的栋梁,这其中的成就感是无与伦比的。

    也是因为法随之前培养的两个弟子,杜英和王猛,现在不能说已经成才吧,只能说已经有了经天纬地之能。

    若不是因为法随已经身为祭酒、地位崇高,那么上一次关中书院评选“教学名师”,他得当仁不让的坐在第一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