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难言之隐-《赵四娘家》


    第(2/3)页

    姜荷莲子觉得,有这么一个“包打听”的媳妇儿在,再加上他的弟弟一家就住在老赵家隔壁,赵永江或多或少会听说一些赵二郎和赵永年吵架的内情。

    果然。赵永江不仅知道,还知道得相当详细。

    据他介绍,自从肖家搬进赵家老铺后,肖永业就开始想方设法地插手铺子里的生意。尽管赵家二房处处提防着肖家人,轻易不让他们沾手,可做生意很有一手的肖永业很快就发现赵永年做假账,还察觉到赵永年每个月都会有那么几天不在家。赵永年自己解释说他是要去外地进货,可从来也没见他带什么像样的货回来,这就引起了肖永业的疑心。于是肖永业就在赵永年再次出远门时,派身手敏捷的家丁远远跟在后面。跟踪几次后,终于让那家丁发现赵永年在县城里另开了一间铺子,还养了外室,于是他就立刻把这一情况反馈给了肖永业。后来根据肖永业的指示,那家丁就花钱雇了几个闲汉,瞅准赵永年外出不在时,把那外室连同她闺女一道给绑回了老赵家,让赵老爷子瞧瞧赵永年做的“好事”。

    其实,赵永年挪用公中的钱早就不是秘密了,不光赵家人知道,就连四邻都隐约猜到了,也就只有新来的肖家人不晓得,以为抓住了天大的把柄。不过肖家这么大张旗鼓地把事情捅了出来,还绑了两个大活人做人证,赵老爷子想再装聋作哑都不成,只能给出一个交代来。因为这是丑事,老赵家都是关起门来私下里协商,赵永芳家离得虽近,却没探听出具体是怎么商议的。不过,外人虽然无法获知详细的过程,却都看到了结果。最显著的结果就是,肖永业顶替赵永年成了赵家老铺的掌柜。

    此外,赵永年的外室郑氏也算过了明道儿,就挺着大肚子带上闺女住进了老赵家。为了这事儿,乔氏跑回老赵家大闹了好几场,不过终究还是被赵老爷子夫妇弹压了下去,只得捏着鼻子喝下了郑氏的进门茶。尽管乔氏万般不服,一直想找郑氏的茬儿,奈何她和郑氏不住在一起,总逮不着好机会。这样一来,两厢倒也相安无事地过了个把月。

    直到进了腊月里头,乔氏不知咋的忽然就染上了急症,上吐下泻了好几天。赵永年就说要把乔氏挪到老赵家静养,可赵二郎死活不同意。父子俩为此事大吵特吵,最后吵到了赵老爷子跟前。无奈这次吵得实在太凶。赵老爷子居中调停都没啥用,父子俩还是一直吵一直吵。具体是为了啥事儿外人怎么也打听不出个端的来,反正吵得最凶的那天晚上赵家老铺就着了大火。

    听了赵永江所说,赵三娘心里大感讶异。在她的印象中。赵二郎是个极为孝顺的好孩子,很听赵永年夫妇的话。即便夫妇俩偏心赵大郎,对他多有不公,但他从不抱怨,总是逆来顺受。那到底是因为啥事儿。会让这样的一个人说出“断绝父子关系之类”的狠话来呢?

    相比起赵三娘的不解,姜荷莲子和赵四娘心里大概有了个谱,均想:九成九是赵永年对乔氏下了毒手,被一直提防着他的赵二郎逮了个正着。赵二郎这才会抛掉最后一丝父子情份,为他娘力争到底。

    尽管赵三娘得知了一些赵二郎父子争吵的内情,但她还是有好多想不明白的地方。她这人做事很直接,当她意识到这边问不出个究竟来,就决定去找当事人问个明白。

    “梁公子,你能借咱一辆马车吗?我想现在就去探监。”赵三娘问道。

    梁研今天办事特别爽快,对于赵四娘家。他可以说得上是有求必应。一听说赵三娘想去探监,不但安排车马,还主动提出愿意陪她们一道去。

    一直以内敛矜持形象示人的他今天不知道是不是吃错了药,一副跃跃欲试的表情,就差在脸上写上:“我熟,我是地头蛇,带上我准没错的!”

    看到梁研那副异乎寻常的热络劲儿,赵四娘就觉得一大笔银子正在急速离她而去,径直飞入梁记的口袋里。

    你好歹说个数儿吧?这么热心帮忙却不报个价,我实在是消受不起呢!

    赵四娘打算趁着准备车辆的工夫。和梁研把价钱谈妥。然而她还没来得及把人约出去,就被她爹那拉风的造型给雷住了。

    只见赵永忠这个“伤残人士”,搭着姜宝胜的肩膀,撅着个屁股艰难地挪了过来。可能是走动时触动了伤口。他时不时要“嘶”上一声,整张脸看上去就像风干的土豆,还是一抽一抽的那种,真是要多扭曲,就有多扭曲!

    “爹,你也不照照镜子?都这副德行了。还好意思出来现世!”赵三娘看见赵永忠不保重身体,还跑出来添乱,就忍不住心头火起,开口冲他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