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高山景行-《赵四娘家》


    第(2/3)页

    紧接着听到动静的赵四娘一家就出来了,还没等赵四娘开口责问,眼窝子浅的姜氏就哭了起来。

    “好孩子,以后别来倒这饭食了啊!你来婶子这儿,婶子给你别人没动过的,天天都管够。”

    在姜氏想来。如果不是陷入绝境了,谁会跑来跟狗抢食?

    大家仔细一看,果然如此!

    虽说时值盛夏,大家都穿得凉爽,可这孩子身上的褂子不单补丁摞补丁,还小了好几号,套在身上就跟偷来的一样,只够勉强遮个羞,这就不能不叫人心酸了。

    这个小男孩自称名叫褚小楼,据他交代,几年前他随着家人逃荒而来。虽然他家比起其他无家可归的逃荒人要幸运得多,靠着他爹那手木匠手艺,早早就在幽都落了籍,去年还在城北的柳枝坊安下了家。尽管那个家只是个一下雨就漏水的草房,一家人也很知足了。

    不幸的是,今年年后他爹得了重病了,病得起不了身。没有任何积蓄的他家少了顶梁柱的支撑,仅靠她娘替人浆洗衣服那点微薄的收入,根本就不够糊口。

    无奈之下,他只得外出行乞。不求能讨要到多少,就想着能省掉自己的那份口粮也是好的。那样的话,爹爹的药钱说不定就有指望了。然而,他家所在的城北大多自身难保,哪里还有余粮来接济别人,他只得去城里其他地方碰运气。短短数月,这个孩子被狗咬过,被人赶过,甚至被和他一样身世可怜的乞丐打过。可即便如此,懂事的他还是坚持每天出门行乞。

    有一天,他来到城东的一家酒楼门口乞讨,掌柜嫌弃他妨碍自家做生意,就让伙计赶紧把他赶走。那伙计做人很不地道,不过是驱赶个小孩子罢了,居然动用了酒楼后院里那条半人高的烈犬。可怜小小年纪的褚小楼被恶狗撵得慌不择路,七拐八拐之后逃到了一条僻静的后巷里,也就是赵四娘家后面的那条巷子。

    在确定自个儿终于逃出生天后,他长长舒了一口气。就在这时,他看到一条小狗正蹲在门边,埋着头大口大口地吃着饭食。可能是太饿了的缘故,他竟然觉得那狗吃的饭食比自家过年时吃的还要香甜。方才他被狗追得一路逃窜,按理说应当很怕狗才对。可那条狗看上去那么温顺,狗盆里的饭食看上去又那么香甜……于是他就朝狗盆伸出了“魔爪”,结果发现里面的饭食比他想象的还要美味上许多。尝过一次“甜头”的他忍不住第二天又来了,然后第三天……

    刚开始那两天,他还是躲在后巷里,趁着无人的时候直接把饭盆里的狗食吃掉后就逃走。可过了几天,他发现这条后巷很少有人走过,同时他也摸清了那户人家出来喂狗的规律。更妙的是那狗从不乱叫,便不再那么害怕。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里,除了把早饭吃掉外,他会把晌午饭带回家给他卧病在床的爹爹补身子。直到被抓了现行,一天都不落。

    那天他被抓住后,第一反应不是害怕挨打,而是失望——爹爹再也吃不到这么好的饭食了。

    “小鬼,你家住哪儿?前面带路吧!”其他家人都是一脸怜悯。唯有赵四娘面无表情地发话道。

    大清早的就被吵得不得安生,赵四娘的起床气登时爆发了出来。还有些迷瞪瞪的她不及细想,此时的想法简单而又粗暴:咱家铺子又不是善堂,不负责救济贫困,要是谁都来摸点儿东西带走却得不到惩罚,就等着关门大吉吧!说到底,褚家的贫困又不是咱家造成的,不能将你的贫困作为你来咱家偷窃的理由!无论如何,偷窃就是偷窃,就是不对的!而孩子做错了事儿。就该交给家长管教,趁着年纪小还没定型及时掰正过来才对。

    故而,即便褚小楼再三强调了自家的难处,姜氏等人也多番替他求情,赵四娘还是不依不饶,让赵永忠驾着马车,一路杀到了位于城北的褚家。

    都说“东富西贵,南贱北贫”,这城北自然多住着贫民,而贫民里面也分三六九等。

    直通北大门的官道两旁是城北最繁华的地域。林立着各种各样的店铺。尽管在这条名为通富街的街面上店铺多半不是城北人所开,但里面的伙计帮工却有不少是家住附近的城北本地人。他们工钱虽然不高,但胜在工作稳定,比其他城北人日子要好过得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