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卅年重逢-《赵四娘家》
第(3/3)页
就在杨老太爷坚持说,他这一辈子最好也就住过泥屋,如今要是能让他在堂屋里打个地铺,他就已经心满意足了。厢房啥的,他反倒住不惯。
后来还是赵永忠在赵四娘的再三暗示下,笨嘴笨舌地说了一大堆好话,才把老人家给劝住了。
赵永忠表示,拍马屁啥的,太累人了!
不过当他发现丈母娘看他的目光柔和了许多时,暗搓搓地想道,辛苦归辛苦,拍拍也蛮值的。
赵永忠这人的性情,说得难听些,就是要别人抽一鞭他才肯往前走一步。
然而这回,没等家人提醒,第二天赵永忠就趁着提货的空档,主动自觉地把申大夫给请了回来。
不仅是给杨老太爷,忽然会来事儿的赵永忠还让申大夫给杨家每个人都仔细诊了一回。
如同料想的一样,整个杨家上下身体状况都极度糟糕,甚至连杨久平这个看上去很强健的青壮年,“可能是路上吃了太多苦,伤了身子的根本。这阵子可得好好调养调养,否则怕是会折了寿数。”申大夫如是说。
不管申大夫说啥,全程陪同的赵永忠都如同小鸡啄米一般,不住点头。并且赵永忠再三强调说,生了病就得看,让申大夫不用顾忌药钱尽管开药,所有药费都有他来承担。
赵永忠会这样做,不可否认是有讨好杨氏的意思,但更重要的是他素来秉持滴水恩当涌泉报的信念,想要借此好好报答姜家。
想当初姜家为了给赵四娘看病,不惜倾家荡产,甚至连最后的救命钱都掏了出来。即便最后赵四娘并未花那些钱,可这份恩义忠厚的赵永忠一直铭记于心。
如今姜家的境况一日比一日好,而自家又要搬走了,感恩的赵永忠眼瞅着接着报答的机会越来越少,很是过意不去——尽管姜家就是自家带起来的,或许在平常人眼里再大的恩情也算报完了。可赵永忠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姜家出手要救的人,比他生命还要珍贵,还要珍贵太多,这份恩情值得他一生铭记,一生补报。
就在这时,杨氏的家人横空出现,这突如其来的机会赵永忠当然想要牢牢抓住了。
不过,正如前面所说,姜家的家境今非昔比,尽管此次需要医治的病人较多,但也不会让他家很吃力,他家完全能负担得起。因而姜老爷子谢过了女婿的好意,坚持由自家支付了诊费和药费。但是赵永忠的仁义,姜家和杨家的每个人都记在了心里。
赵四娘见状,不由得为老爹今天的表现点了十二个赞,但在同时她又在心里腹诽道,早就猜到外公家不会让你代付医药费了啦!要真让你付,如今口袋空空的你付的出来吗?
一想到这儿,赵四娘不禁眉头微蹙。
倒不是心疼赵永忠被老赵家当冤大头讹走的那些冤枉钱,而是对赵老爷子忽然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的态度感到烦心。
如果说前几日赵老爷子显得那么和蔼可亲是看在银子的份上,那么这两日他没事儿就往镇上豆腐坊跑,继续扮演慈父又是图个什么呢?
没错,意有所图——赵老爷子这种无利不起早的货绝对是有所图谋,而且所图不小!(未完待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