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欣欣向荣-《赵四娘家》
第(2/3)页
然而其他人倒还罢了,却总不好拂了外公的面子。最终,由于姜老爷子也开了口,赵四娘只得咬牙应了,任命地捣鼓起了新点子。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姜家滩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实在是长不出什么特产,一定要找出一样来的话,那也就只有水里的鱼了。于是这回赵四娘决定让作坊生产鱼面和鱼腐。
鱼面和鱼腐,顾名思义,就是混有鱼肉的面条和豆腐。不过这两种产品在制作成型后。一个要经过烘干,一个要经过炸制。如此处理之后,可以保存很长时间,就能如同粉丝一样贩售到远方。
对于赵四娘的点子,姜家滩的全体村民当然是举双手赞成,而周掌事在试吃过由鱼面和鱼腐制作出来的各种菜肴后,也当即拍板决定大量订购。
和预想的一样,鱼面和鱼腐在市场上获得了极大的成功,甚至盖过了粉丝的风头。
值得一提的是,鱼面确实是新点子。而鱼腐只能算是旧点子,还是所有权不在赵四娘手中的点子。
原来当日,赵四娘已经把鱼腐的方子连同鱼丸的一起卖给了汪掌柜,且说好了三年之内赵家铺都不再销售鱼腐。而今赵四娘想要大规模生产它,事先当然要征得汪掌柜的同意。
赵四娘早就听说用到鱼腐的“四喜丸子”这道菜,已经成为了庆丰楼的招牌菜之一。如今招牌菜中的主料就要由秘方沦为大街货,赵四娘还真担心汪掌柜会不答应,于是想着用另一道独门菜谱去换。不过汪掌柜实在太过厚道,听了赵三娘的请求。二话不说就答应了下来。
唯一让人担心的是,无论是粉丝还是鱼面和鱼腐,都要大量使用番薯。而由于事先不知道番薯这种粗粮还能派上大用途,姜家滩乃至其他村庄都没有储存太多番薯。即便姜家滩已经专门安排人去远地收购,但可以预见收回来的番薯即将跟不上生产。
今年上半年的生意快要结束了。
即便如此,姜家滩人都很满足。作坊已经红火了好几个月,它所得的利润足以让全村人衣食无忧,今年再也不会有人饿死了。何况作坊还会再开的,下半年收了番薯,又可以继续生产了,多好!
“咱是从赵家村来的,想找从咱村搬来的赵永忠兄弟……”立在村口的夫妻俩好不容易才等到车流散去,随即寻了个村民问路,人家一听说是来找赵永忠的,赶忙放下手中的活计,当即领着俩人往赵家铺走去。
“大哥,我像是听见了鸭叫声。咦?这少说也得有上百只吧?这户人家得养了多少鸭子呀!”赵家村村民指着官道旁的那道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围墙好奇地问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