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纠缠不休-《赵四娘家》
第(2/3)页
相比起赵永忠的困惑,赵四娘心下却是一阵清明。
记得在她很小的时候。无论买些什么都需要用票,有很多东西就算是你有钱,没有票你也没法儿买。在那个年代,凭票供应的粮店在她幼小的心灵里曾是一个至高无上的存在。不过几年过后,曾经高高在上的粮店渐渐走下神坛,由门庭若市变成门可罗雀。有些粮店为了生存下去,就放下身段卖起了豆腐等豆制品,甚至蒸起了包子、炸起了油条。因而对于梁研这种不务“正业”的想法,赵四娘丝毫不觉得奇怪。
可是理解归理解,赵四娘却不会赞同这一提议。
原因很多。其中不乏偷闲躲静的慵懒心态,也多少有些心灰意冷的缘故——生意做得再大再好又如何?在内忧外患之下,想要守住这份家业实在是千难万难。既然如此,小康足矣。至于其他,不做也罢。
不过这些还不足以让赵四娘在她爹殷切的目光下,理都不理坚决反对。
虽然赵四娘有些不大靠谱,可她也深知有些事儿,不是你想躲就能躲开的,有些人儿。更不是你想避就能避开的。特别是经过赵元娘的再三提醒后,她就更加明白老赵家绝对不会轻易放过她家。谁让她家这块肥肉看上去鲜美就算了,还表现得那么容易下口呢?
既然已经无路可退,那就只有让自身变得更加强大。
当你稍强于人,好到让人眼红心热时,那会引来歹人觊觎豪夺;当你远胜于人,强到让人抬头景仰时,那会使得歹人敬而远之。
为了自强,退一步说,为了自生,赵四娘都不会再颓废下去。
就在刚才,坐在车上的赵四娘已经把所有能够赚钱的法子在脑海里过了一遍。思来想去,当前还是开豆腐坊最切实可行。
的确,一时半会儿之间赵四娘还是克服不了保密这一大难题,它依然像巨石一般横在她家豆制品推广的道路上。然而镇上唯一的竞争对手许记的名声坏了,她家的机会也跟着来了。
在前世,哪怕制造商总是被些真假难辨的传闻围绕着,只要无关商品的品质,依然会有客人边骂边买,甚至于绯闻操作得当的话,还可能让销量再创新高。
可在这个把声名看得比性命还要重的时代,家中出了个这样的儿媳妇足以让许记的生意遭到毁灭性的打击。特别是当许记销售的豆腐不再是唯一选择之后,赵四娘相信会有很多镇上人放弃老字号许记,转而去买相比而言名声更好的她家的豆腐。可以预见,就算是仅卖豆腐、豆浆这些传统豆制品,她家的生意也能红火地进行下去。
这么好的赚钱机会,赵四娘为什么要答应让非亲非故的梁记来分一杯羹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