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鱼塘养鸭-《赵四娘家》


    第(2/3)页

    姜老爷子沉吟道:“听你这么一说,在荒地里养鸭子倒也可行。”

    见有丰富阅历的姜老爷子带头答应了,大家也纷纷表示赞同。

    姜老爷子接着说道:“至于说照看养鸭场的人选……你们看老刘头他家成不?一则,这刘家大人少,孩子多,放鸭子这活儿孩子也能做,倒挺适合他家来干。二则,老刘头这人最是踏实能干,他们一家人办事儿能让人放心。”

    姜老爷子口中的老刘头就是刘生荣的祖父,平心而论,赵四娘并不愿意请他家来看守鸭场。他家共有七口人,人口不算太少,可只有老刘头夫妇这两个大人,剩下的都是些孩子。这些孩子中,老刘头十三岁的老来女和十二岁的孙子刘生荣已经算是年长的,而刘生荣最小的弟弟今年不过七岁大。的确,帮闲可以随便找些老老小小来搭把手,可养鸭不行,毕竟鸭场里各种活计全要靠请来的一家人来干。他们刘家尽是些老弱妇孺,能把鸭场管理好吗?好吧,就算他们家人都很能干,不会误事。可这么弱的阵容摆在那儿,使得看守人员形同虚设,极有可能让原本没敢打鸭场主意的人生出觊觎之心,这不是给鸭场招祸吗?

    尽管知道刘家算是村里最穷困的人家了,姜老爷子这么提议肯定是又动了恻隐之心,想要再帮衬他家一把。不过为了安全起见,赵四娘还是明确表示反对,提出请来看鸭场的人家至少要有一个壮丁。

    “妹妹,你别看刘大哥他年纪小,可他力气一点儿都不小呢!绝对抵得上大人。”赵四郎见妹妹不为所动,又补充道:“而且他家还有一条好狗。别看那条狗瘦不拉几的,可要是有谁想打刘大哥家的坏主意,它可以变得好凶好凶的。”

    “这倒不假。虽说咱们村人大多不错,可也有几个败类看刘家好欺负。就跑去他家使坏,都被那条狗给吓跑了。”姜老爷子帮腔道,想了想后,随即又道:“要是能让他家来看鸭场。我就劝老刘头再多养几条狗,肯定没人敢来打咱家鸭场的主意。”

    赵四娘光见大家的表情,就知道他们都赞同姜老爷子的提议,想让刘家人来干这个活计,心里不由得叹了一口气。不过嘴上还是答应了下来。接着赵四娘又和大家探讨起鸭舍建设和鸭苗购买。

    这时姜氏劝道:“四娘啊,我看养鸭子这主意中!只是咱们头一年弄,没啥经验,上千只太多,还是就少养些吧?”

    赵四娘从善如流,点头答应。她也只是前世时看到外公的邻居家养着鸭子,觉得有趣就拿着拌好的鸭食跑去喂过几次,并没有真正的独立养鸭经历。为了稳妥起见,今年确实不能多养,权当积累经验。

    回想起前世那户人家的生态鸭场。赵四娘灵机一动,说道:“我看咱家那块荒地里有好些个水塘还挺大的,不如咱们顺势再把它们挖挖深,挖成鱼塘吧?”

    “鱼塘?”众人都想不透,赵四娘这小脑袋瓜里怎么就这么多主意呢?

    “以前年成好的时候,村里好些人家都会养鸭子,咱家虽不曾养过,可看着看着也就会了,这养鸭子倒也难不到我。可挖鱼塘?你是想挖来养鱼的吧?我只听人说过有的地方是这么养鱼的,还没见咱们村有人这么干过。咱们真能把鱼能养活养大吗?”杨氏表示怀疑。

    姜老爷子也道:“这挖塘养鱼是缺鱼的地方才想出来的法子吧?咱们姜家滩可是渔村,最不缺的就是鱼了。就算把鱼养大了又咋样?到头来也卖不了几个钱,有这功夫还不如直接去打呢!”

    赵四娘原先是想照搬前世“鱼塘养鸭”的模式,在养鸭的同时又养鱼。凭借卖鱼给家里再增加些收入。可听姜老爷子这么一提醒,才想起鱼在姜家滩根本就卖不上价,投入产出不成正比,养鱼怕是没有什么赚头。想到这儿,好不容易提起干劲的她又变得无精打采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