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武则天想到了她一路走来,每一次,都精准的踩在了时代的脉搏上,这次成全了她一代女皇的无上尊荣。 ………… 朱棣此刻是懵懵的。 诛你十族(盛世雄主): “我感觉整天被上课!” “话说,朱棣起兵造反,那也绝对是顺势而为。” “而朱允炆之所以失败,用道家的观点来说,他复井田,行周礼,就是在逆势而为,这是要被时代的车轮,直接碾压成渣呀!” “那么他的失败,就是历史的必然!” “我感觉,我悟了。” 朱棣此刻有种顿悟的感觉,比如他杀方孝孺,他开海禁,都要讲究顺势而为。 只有风向变了,做起事来才能得心应手,不然,只会是举步维艰。 他不禁常常的吐了口气:“厉害了,我的炎黄先祖!” ……………… 陈通猛地灌了一口饮料,然后疯狂的敲击键盘,他要一锤定音。 陈通: “你们现在再来看看门阀。” “门阀掌垄断着炎黄最顶端的知识,他们用儒家的学说修身齐家,提升能力,聚拢声望。” “用道家的学说,来判断大势。” “用墨家的技术,还让自己的武器更加的锋利,让自己的城墙更加的坚固。” “用法家来管理团队。” “在太平盛世,靠着声望,吸引人才,积累实力。” “当天下大乱,门阀就会趁势而起,一手持兵法之利,一手握纵横之道,合纵连横,逐鹿天下!” “自古以来,有多少次农民揭竿而起。” “秦末的陈胜吴广。” “汉末黄巾起义。” “隋末的农民大起义等等..” “为什么这些农民起义,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缺少知识。” “不懂得如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农民起义,没有统一的纲领,没有严明的纪律,更没有起义之后的宏伟目标,他们更不懂得如何治国。” “如同一盘散沙。” “所以,最终,门阀,就顺利的摘取了胜利的果实。” “所以,我才说,门阀才是诸子百家,真正的继承者!” “现在,你还觉得,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让百家凋零了吗?” “现在,你还认为,炎黄的灿烂文明,被湮灭在了历史的长河吗?” .......... 汉武帝用力一捶桌子,豁然而起,陈通说的简直太好了。 虽远必诛: “这还叫百家凋零?” “看看这些世家门阀,他们竟然把诸子百家,融会贯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他们的势力急剧膨胀,一家一姓,都可以改朝换代,这靠的是什么?不就是老祖宗留下的灿烂文明?” “谁还敢说,百家凋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