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请陛下严惩不法官吏,整顿吏治,还我朗朗乾坤!” 武将们纷纷跪倒行礼,这一次文官集团出现了这么大的纰漏,他们肯定要是落井下石! 勋贵们更是嗷嗷叫,朱允炆当皇帝的时候,他们可是被文官压惨了,要把这些文官死死的往地上按。 “你们,你们~~” 吏部尚书的牙都被打掉了,指着众人,浑身都在颤抖,朱允炆当皇帝时,何曾见过武将如此嚣张过? 此刻的朝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但文官集团还有任何动静。 朱棣眼神一冷,又想起了陈通给他的最后一招,萝卜加大棒,分化瓦解。 朱棣环视着文臣集团,朗盛道: “朕知道,这些年,父皇给你们的俸禄实在是太少了!” “所以,朕体恤你们,为官不易!” “你们在沿海走私,没有伤害到当地的百姓,而且还给当地带来了财富,朕决定既往不咎,既不治你们的罪,也不会查抄你们的家产!” “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你们摸摸良心,与倭寇勾结,获得的钱财,每一个铜钱上,都沾着百姓的血,都流着百姓的泪!用的能心安理得吗?” “朕可以赦免任何人,但,绝对不会赦免,通敌卖国之人!” “有一个,朕杀一个!” “有一万,朕就屠一万!要是都勾结了,那就全部杀!一个都不留。” “但凡有检举不法官吏者,证据确凿,通通有赏!可记为一功,纳入考核评定,为升迁之资!” 朱棣一字一句,把陈通交给他的话说了出来。 刹那间,文官集团疯了。 非沿海的官吏们,眼神更加的狂热,他们瞬间就明白了朱棣的意思,非但不会计较他们的走私之罪。 还鼓励他们检举不法,能够拿出真正的证据,揭露那些与倭寇勾结的官吏,那么就可以升官发财呀! 他们提着的心放了下来,瞬间,又被巨大的狂喜填满心头,兢兢业业的当三年官,也顶不上这一次检举弹劾之功啊! “臣,有本上奏,弹劾吏部尚书,勾结沿海官吏!臣,有来往的账本一册!” “臣,弹劾礼部尚书,他家的大宅子,耗资巨大!每年,都会有沿海的官吏,登门造访。臣曾替他买过小妾......” “臣,弹劾户部尚书,在废帝期间,贪墨银钱......以陈粮抵新粮....” “臣,弹劾工部尚书,督造黄河堤坝,偷工减料,克扣民夫伙食...” “臣曾在沿海为官,有确凿证据,证明沿海州县,勾结倭寇,人证,物证,都有!请陛下裁断!” 非沿海地方的官吏,纷纷弹劾六部大佬,以及沿海地区的官吏,真是墙倒众人推! 他们已经得罪了六部大佬,那么何不趁这个时候,直接把他们搬倒,换一茬新的,说不定,这位置他们还能坐一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