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不可过分封赏-《大宋安乐侯》


    第(2/3)页

    范宇却觉得,包拯向官家推荐的宅子,也是为了警告自己。现在赏赐自己的一所宅子,是一个被抄家的前晋国公丁谓相公。被封晋国公,又曾是朝中相公,那权势自然极为强大。可即使是这样的人,也被抄家。

    自己住在那样的宅子里,怕是每天都会想一想,自己会不会也被抄家。

    李婆婆却没想这许多,闻言催促道:“就这所宅子吧。包卿做事向来推三阻四,可这次的话却也入耳。宇儿要求不高,你们这些臣子,莫要因此而哄骗于他便是。宇儿有了落脚之处,我这当娘的才能放心。”

    赵祯性子宽厚,看到生母高兴,便也觉得自己能尽些孝心,便是好的。

    忽然赵祯想起一事,对陈琳道:“命政事堂拟旨,我欲册封生母李宸妃为皇太后,并诏告天下。此为人子应为之事,即刻便去,不得延误。另请李相公和程相公过来,我有事找他们。”

    李婆婆听了,心十分欣慰。这亲生儿子虽然没在自己身边长大,可是这孝心却并不因此而淡了。

    范宇看到义母脸上露出微笑,便知道义母很是满意。

    “官家至孝,娘却只是顾着替孩儿讨赏,让孩儿十分惭愧。”范宇此时当然要谦让一番,否则便是不知礼数了。

    “你们都是娘的孩儿,一个是身上掉下来的肉,一个是暖心窝的。官家为天下之主,让他照应你也是应该。”李婆婆倒是说的明白,也拎得清。

    “娘,可让宇哥陪你先说说话,我与诸卿商议一下,给宇哥一个什么样的封赏合适。”赵祯拉着李婆婆的手道。

    李婆婆亲儿子是官家,为人又宽和孝顺不曾违逆,使得老太太扬眉吐气。

    “官家去吧,娘这里有宇儿陪着,尽可放心。”李婆婆笑着点头道。

    赵祯对着八王与包拯两人点头,便退出宝慈殿外。

    范宇对李婆婆道:“娘,你不用替我向官家讨封赏,官家是仁君也是明君,他怎么会亏待了我。”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