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相比于之前的个人电脑产品,ibm-pc/at最明显的增强之处是,将isa总线从8位提升到16位,以匹配完全16位设计的intel 80286。
为了降低成本,之前产品型号为ibm 5150的ibm-pc和产品型号为ibm 5160的ibm-pc/xt,所使用的cpu是intel 8086的缩水版intel 8088,数据总线宽度为8位,对应的isa总线也是8位。
不过,ibm对个人电脑市场的把脉和唐焕相比,显然差了一大截,8位和16位的性能差距可不是一点半点,唐焕的16位总线解决方案虽然稍微贵了一点,但性能优势足以让企业用户愿意多出这笔费用。
ibm意识到了这种落后,于是赶紧在新一代产品ibm-pc/at当中追赶上来。
其内存容量最低为256 kb,并且和二代方圆电脑一样,引入了“内存条”的设计。
除了搭配5.25英吋的1.2 mb软磁盘驱动器外,存储容量为20 mb的硬盘成为标准配置。
微软为ibm-pc/at开发了新版本的操作系统ms-dos 3.0,至于之前和visicorp的vision展开图形用户界面系统竞争,所放出的烟雾弹indos 1.0,非常可耻地按照计划跳票了,压根就没有任何可供展示的成果。
另一方面,遭受围剿的visicorp自己也非常不争气,虽然把vision拿出来展示,但明显还未完工,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严重打击了人们的期待。
番情景后,唐焕感慨地摇了摇头,“这些人,动机不纯,而且还操之过急,简直是自取其辱!”
这时候,查尔斯.西蒙尼快步走了过来,低声汇报道:“数据库厂商动作不小,都开始对多硬件平台进行支持,dbase推出了dec的小型机版本,而oracle则推出了方圆电脑和ibm-pc的版本。”
唐焕眉头一挑,不无诧异地反问了一句,“oracle数据库进入了我们的硬件平台?”
“对。”查尔斯.西蒙尼点了点头,“最新版本的oracle 4,利用我们的操作系统在编程接口上的兼容性和一致性,可以在包括方圆服务器方圆工作站方圆个人电脑在内的全线硬件平台上运行。”
“没想到,拉里.埃里森这些人还真够卧薪尝胆一鸣惊人。”唐焕一挥手,“走,我要现场观摩一下。”
……
早在1977年,larry ellison——拉里.埃里森bob miner——鲍勃.迈纳ed oates——埃德.奥茨三人便联合创立了一家名为softare depment laboratories——软件发展实验室即sdl的公司。
到了1978年,以汇编语言开发的第一版oracle数据库问世。
1979年,公司名字从sdl变更为relational softare, inc——关连式软件公司即rsi。
随着oracle数据库产品的成功,rsi干脆在1982年,再次更名为oracle systems corporation——甲骨文系统公司。
oracle数据库的运行平台,最开始是cdcdec等公司的小型机,目标客户是中央情报局之类的大机构。
借助方圆个人电脑方圆工作站方圆服务器所提供的强劲运算能力,ebase市场扩张速度很快,和oracle数据库的不期而遇,也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未完待续。)
tags: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