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栋叔,栋叔。” 李栋正挑秧苗送水田呢,二肥子几个小娃子举着竹枝条飞奔过来。 “慢点,啥事?” “公社干部找你。” “公社干部?” 李栋嘀咕,谁啊。“我知道。” 秧苗送到地里,李栋找到忙活韩国富。“国富叔,家里来人了,说是公社的。” “公社的?“ 韩国富擦擦手。“俺跟你一起过去看看。” 回到家,李栋一看。“高站长,你咋来了。” “李栋同志,我给你带好消息来了。” 高振兴挺兴奋,李栋心说,不会定级的事成了吧。 “高站长,啥好消息啊。” 边问边打开大门。“进屋说。” 韩国富跟着进来,李栋倒了三杯茶坐下来。 “看看这个。” “报纸?” 李栋一看解放日报,看着高振兴指着地方。“看看,这里关于红高粱点评。” “好评多余批评,更多是对伤痕文学隐晦的批评。”李栋心说,这下好了,伤痕文学正火,自己被干到对立面了,这是啥好消息啊。 这群人,八九十年代完全占据中国文坛,一个个水平不知道,可地位却不低。 “高站长,这不算啥好消息吧。” “这还不算啊。” 高振兴说道。“有了这篇报道,地区那些老同志,可没话说了。” “定级的事情有转机了。” “定级?” 韩国富一直没说话,这会听到高振兴说定级的事,看着李栋,这事没听李栋提起。 “高站长,定级的事,你看要不先放放,我这边要参加高考。” 李栋真对这个定级不是太在意,这家伙还不如不上报纸呢,这篇文章似乎拿着自己红高粱地点伤痕文学那批人。 “定级不影响高考,还有帮助呢。” 高振兴笑着解释道,李栋一听还有这说法。 韩国富更好奇定级的事,得知定级之后,李栋算真正文联干部了,这家伙韩国富猛地站起来,真成干部了,难怪这小子不愿意去工厂了。 干部工作可就高了,四五十块呢,比起竹编厂一月最多三十多块钱,工资高,待遇好,舒服多了。 成干部,这事李栋没敢想。“高站长,我这边真没想法,再说,你看我和文联关系,这要是争取工作了,我怕闹出事情来。” “这倒是。” 高振兴一听可不是,李栋和文联一些老同志关系可不好。 “这样,我试试给你申请中国作协。” “那谢谢高站长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