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放眼流云宗这么多代不计其数的弟子,愿意来文宣阁看书的,每天不过个位数。 说是万里挑一都是谦虚。 看到白陆笙不语,傅学林心中的哀叹之意更甚。 “宗内弟子都说我清心寡欲,隐居于山水之间,一心求道。” “连诸多峰主护法都认为我每天清闲自在,可安心做学问,寻文道,洒脱至极。” “可谁懂文道的孤独?” “我宁愿这守真峰不再荒凉,每天弟子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哪怕他们心中无文道,起码也能让人心生有人共同前行的欣慰啊。” 傅学林一番感叹,情真意切。 这些话,他百年来都不曾向人提起。 若不是白陆笙才气通天,被傅学林视为同道中人,让他心生不吐不快之意。否则这些话还不知道要继续藏着这些话多久。 白陆笙闻言,却不同意傅学林的话。 他轻轻摇头: “傅师叔此言差矣。” 傅学林没想到自己吐露心声居然会被反驳,于是好奇地看向白陆笙。 “守真峰虽鲜有弟子登峰入阁,清冷荒凉。” “但师叔不妨换个角度想。” “就算守正峰每天弟子络绎不绝,门庭若市。可真心求道的,能有几人?” “正所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文宣阁虽然弟子稀少,却每个都一心求道,甘愿受书中教化。与这些人为伴,才能有发自内心的共鸣啊。” 白陆笙一本正经地讲道理,完全没注意自己背后渐渐有祥光出现。 这是文道才气! 傅学林听着白陆笙的道理,看着白陆笙身后不断生出的文道才气,愈发惊诧! 等到白陆笙说完之后,背后已尽是文道才气,祥光献瑞。 文道四宝不知何时已飞出掌心,在其背后熠熠生辉! 听完白陆笙一席话,傅学林如茅塞顿开。 他看着白陆笙,以及他身后的才气祥光,心中若有所悟。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这番道理……” 傅学林反复念着这句话,忽然念头通达! “我懂了!” “师侄你说的极有道理!” “我所追求的乃是文道的极致,与我为伴之人注定稀少。” “与其纠结于无人与我同道,不如与同道者一同前行,悟无上真理!” 傅学林越说越有底气,背后立刻氤氲文气祥光。 一朝悟道,引文道垂青! 傅学林仰天大笑,随即他眉心一闪,闪耀的文道四宝飞出悬在其身后。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