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杨腾蛟-《宋江大传》


    第(2/3)页

    李逵还待上前分辩,宋江摆了摆手止住了他道:“这些人也只是奉命办事,我们不要难为他们了。说实话,我很敬重他们,如果我们的军队都能像他们一样做到‘令必行,行必果’,那还有什么是我们不能做到的呢?我们回去向汤总管讨一纸手令,改日再来吧。”

    宋江知道今天进不了军械厂了,便准备带着朱武一行人离开。守门的卫士看到这里,也都松了口气,收起了手中的兵器。就在这时,只见一个人匆匆忙忙的从里面跑了出来,对着宋江一行人喊道:“主公慢走,汤隆不知主公来到,多有怠慢,真是该死。”

    原来汤隆今日一早就到了军械厂,为军匠们演示锻钢之法,一直不得空闲。直到忙完了这些事情,才接到属下来报,提及宋江一行人的事情。原来汤隆有个习惯,他在工作的时候,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不得有人前来打扰。接到这个消息后,汤隆大吃一惊,赶紧出来处理此事,这才有了前面的一幕。

    宋江看到汤隆出来了,就知道今天不会白来了,于是带着朱武等人迎了上去。李逵不待宋江说话,走到汤隆面前,气愤愤地说道:“你小子现在真是有本事了,连主公的面子都不给,害得我们差点白跑一趟。”

    宋江喝斥道:“铁牛,不得胡说。”李逵不敢违抗宋江的话,只好悻悻地站在一边,一脸不平地瞪视着汤隆,大有用眼神杀死他的架势。汤隆知道李逵的脾气,也不敢触他的霉头,只是笑着在一旁赔罪。

    宋江接着说道:“汤总管不用自责,这件事情你做得很好,不但无罪,反而有功。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军无令不行,我们的军队就要像这样才能无往而不利。领头的那位守卫能够严格执行军令,在我们亮明身份之后还能坚持原则,不苟且,这很好。你让他过来,我要在全军将士面前褒奖他,为大家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让他们明白我二龙山的士兵该怎么当。”

    汤隆冲着领头的守卫招了招手,示意他过来,那人忐忑不安地走到了宋江跟前。他刚才敢于直面抗拒宋江,一方面固然是职责所在,另一方面也是出于胸中不愿低头的男儿血性,现在他已经明白,眼前这个其貌不扬但却自有一股英雄气概迫面而来的人就是自己的主公,他努力使自己镇定下来,但却发现自己做不到,任何人在面对未知命运的时候,都不可能心如止水,这是对生命的一种敬畏。

    宋江看着眼前的这名守卫头领,虎背彪躯,青黑面皮,一双眼睛若有神光,颇有一番勇武之气。宋江满意的点了点头,一脸和气地道:“还没请教壮士姓名?”

    那人暗中留意宋江的举动,知道他对自己没有恶意,心中大定,上前叩拜道:“小人杨腾蛟,南旺营人氏,自幼沦落江湖,以打铁为生,如今世道不太平,谋生艰难。恰逢月前流经此地,听说主公在附近乡县招募士兵和工匠,小人寻思着自己有些勇力,就报名参了军,只因小人打过铁,结果被分到了这里。”

    宋江听完杨腾蛟的讲述,心中吃惊不小,这倒不是他的经历有多么曲折精彩,而是他的名字对宋江来说太具有震撼力了,此人可是《荡寇志》中的三十六雷将之一,没想到竟然投在了他的麾下,看来由于他的穿越,已经改变了许多事情。

    宋江看了看汤隆,汤隆明白宋江这是要他证明杨腾蛟说的这番话的真实性。

    “回禀主公,杨护卫所言不假,他当初确实报名参了军,由于我们军中有规定,凡是招募来的士兵,其中有一技之长者优先分配到各技术工种部门,剩下的才分到各将军麾下,承担对外作战的义务。杨护卫是铁匠出身,自然就分到了我这里。”
    第(2/3)页